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第81节(1 / 2)





  秦放:“也好。盗匪窝的事情还没安排好,我现在还要过去,你可要过去看看?”

  杨海燕想着也没事,而且在这里也无聊,便应下了。“好。”

  接着,他们带上需要的东西,还有几名妇人,便匆匆忙忙的又去了盗匪窝,当然,李大夫也随行了。

  等他们到盗匪窝,那些被制服的盗匪已经全部醒来了,女子们也知道朝廷的将军救了她们,她们此刻已经平静下来了,都在屋里没出来,等着被安排。

  杨校尉:“将军,这里已经被我们翻了个顶朝天,所有的钱财都被我们拿了出来,放在一间房间里。”

  秦放点点头,对杨海燕道:“你去记账?”倒不是不相信别人,而是他们这里没有一个适合记账的人,大家都是大老粗,除了他之外,他们很多人大字都不认识。

  杨海燕道:“好。嬷嬷,你同我一起去。”

  莲嬷嬷:“是。”

  杨校尉带着他们去放着钱财的屋,那边有好几个士兵守着,见他们过来了,纷纷行礼:“将军。”

  秦放:“辛苦了。”

  杨校尉开了房门,然后退开,让秦放和杨海燕先进去。秦放和杨海燕站在门口,看着屋里的东西,两人对看了一眼,他们被里面的东西震惊到了。盗匪是把国库给抢了吗?

  杨校尉笑出声:“将军,属下刚看到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

  他们都是穷人出声,家里的存款连十两银子都没有,见到百两银子都会把他们吓了一跳,更何况这一箱箱的白银、一箱箱的珠宝。

  秦放也不觉得尴尬:“没事,咱们见识少,以后见识多了,也就不会被吓到了。”

  这话让杨校尉心一动:“将军准备怎么让我们见识见识啊?”

  秦放:“多剿几次匪。”

  杨海燕笑着摇摇头,她带着莲嬷嬷去登记这里的东西,秦放又转身和杨校尉走了。另一边,杨太太和吕太太等人在解决女们的事情。

  这些女子都是盗匪从不同的地方抢来的,有的家人不知道闺女背抢了,有的家人是知道闺女被抢的,但是他们没有办法。也有的是本来家里就不看中闺女,被抢了就当闺女死了。

  总的来说,都是些苦命的女子。

  这些人女里,李姑娘算是混的最好了,因为盗匪需要李大夫的关系,所以对李姑娘还是很厚待的。可这种后代,良家妇女哪里需要?

  秦放过去,便见李大夫拉着李姑娘过来了,然后对着自己一跪。

  第102章

  秦放赶忙站定:“李大夫, 您这是做什么?”

  李大夫此番行为,是和他女儿商量过的。故而秦放问了,李大夫便直接道:“秦将军, 草民想求秦将军收留。草民的闺女发生这种事情, 如果继续留在县城, 必然会引来流言蜚语,到时候她可怎么办?所以草民想要带着她离开。可草民对别的地方也是人生地不熟的, 故而……秦将军不是想要随行的大夫吗?秦将军觉得草民妇女如何?”当然, 跟随秦放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他也可以带着女儿去别的地方求生活。

  可到哪里不是重新开始呢?还不如跟着他认识的秦将军。至少通过这几天的相处, 他也看得出秦将军夫妻是好人,跟着这样的人,多少安全一些。否则去了别的地方, 他年纪大了,如果有个三长两短, 留下闺女怎么办?跟着秦将军的话,他是希望秦将军看在他这段时间尽心尽力的份上, 捡来他有个万一,也能护他闺女一些。

  秦放没有想的太多,李大夫愿意跟随自己, 他必然是愿意的,哪怕只有这一路。更何况,生病的那些人还需要李大夫。所以他道:“当然可以, 我求之不得呢。”

  李大夫父女听到秦放这样爽快的答应了, 他们也松了一口气。原本他们还担心李姑娘这样的情况,秦将军或许会觉得丢脸,不愿意留下他们, 看样子他们是想多了。

  事实上,他们也的确想多了,秦放压根儿就没想过李姑娘的事情。说的难听一点,李姑娘如何和他秦放有什么关系?他想这个做什么?

  “将军。”吕校尉正找秦放呢,没想到才出门就看到他了,“将军,盗匪们的证词都在这里了,这群畜生,没有想到干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还有那个县太爷,真是该杀了他的头。”

  秦放看了盗匪们的证词,越看,眉头皱的越紧。这些人卸了他们的手脚可真是便宜他们了。

  杨校尉道:“将军,盗匪和县太爷勾结,现在盗匪被我们抓了,如果县太爷派人过来,发现了蹊跷,恐怕会打草惊蛇。”

  秦放点头:“你马上派人去五里坡下面守着,一旦有人朝着这里过来,如果是普通的老百姓也就罢了,如果是县太爷的人,便直接扣下。”

  杨校尉:“是。”

  秦放又对吕校尉道:“你去找个人,我马上书信一份,你叫人送到……送到兵部侍郎府杜科杜大人手中。算了,你把陶山叫来,让他去送信。”秦放想到他在京城根本没有认识的人,唯一算得上“交情”的,大概也就是杜科了。毕竟他的调任是杜科带来的,勉勉强强能和杜科扯上关系。

  再加上那次在边关的交谈,他推荐韩臻,杜科提议魏勿的时候,杜科也听取了他的意见,让他觉得杜科并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所以在京城没有人的情况下,秦放决定写信给杜科。

  吕校尉:“是,属下马上去找陶山。”

  说起来,这还是秦放第一次给上司写书信。他是武将,杜科是兵部侍郎,算是他的顶头上司了。

  而这写信,自然不仅仅是写县太爷的事情那么简单,他得把大队病况,军饷情况,剿匪的情况,都一一说明。不过,秦放也留了个心眼。剿匪的钱财的事情,他没有写进去,他只写到,剿匪钱财的三成用来算作他们的军饷,七成留给老百姓。

  三天后,秦放的信快马加鞭的被送进了京城。

  陶山第一次进京城,多番打听之下,才找到了杜府。

  杜府守卫森严,作为兵部侍郎,杜科的书房自然有很多军机要密,所以杜府的守卫非常的严谨。

  陶山到了杜府的门口,还有些紧张,他拍了拍怀里藏着的信,然后下了马:“这位大哥,我是武德将军秦放秦将军的私卫,秦将军奉命带着投诚的蛮子去云襄县安置,途径环水县五里坡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情,我这里有秦将军给杜大人的书信一封,还请这个大哥通报杜大人一声。”

  杜府的守卫显然是非常规矩的,一听陶山的话便道:“当人去兵部衙门当值还未回来,你且稍等,我会回禀管家。”

  陶山:“多谢这位大哥。”

  待守卫进去没过多久,一名中年男子出来了,他打量了陶山一番,见陶山风尘仆仆的,便把陶山请了进去,又叫守卫去兵部衙门请杜科。

  今年是今上登基的第一年,国号昌平,昌平一年,所以朝廷的事情特别多。尤其去年,今上是夺嫡上位的,朝廷的清洗还没有那么快。故而,杜科这个兵部侍郎也是真正的忙。

  这会儿,杜科正在看资料,便听门口有人来报:“大人,门口有您府上的守卫来找,说有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