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7章第一二七节唯有口遁了(1 / 2)





  凭什么就不敢大声了。

  韩绛连自己老祖宗、这一世的养父韩侂胄都敢怼,老丈人也照怼。

  咱是讲理,又不是吵架,凭什么不敢大声说。

  “清官不代表好官,好官也不是贤官,就算是贤官也不是治吏,这些不是划等号的。壕……好泰山,也未必是好爹。我今个若不能说的泰山您心服口服,我自贬五千里,流放自己去琼崖。”

  “你,你说。”钱皓桁气的脸色发白,他治泉州的良策被韩绛贬的一文不值。

  对于韩绛突然暴走,王蔺也是很意外。

  韩绛自认穿越到宋朝,武功不入流、文化三流、可口遁的功夫就是那脸上长了三条纹的金头发也要甘拜下风。

  韩绛直接就扯开了王蔺书房的屏风,然后挂上一块白纸。

  “效仿先贤,围海造田。这主意也不知道是那个脑袋给门夹了的给出的,这种主意就象是让一个厨娘去打铁,让铁匠去雕豆腐花。”

  钱皓桁脸如锅底,这围海造田是他苦思半年,并且实地考察过才确定的良策。

  韩绛刷刷的就在纸上写了:“泉州,我去过。整个泉州流域面积超过十七万亩的河就有三十条,总长度为三千里。面积超过八万五千亩的河流有八十一条,总长度是四千三百里,可以说泉州仅入海口就是五个,上流从水路可以连接十九州、一百多县。”

  为什么韩绛说十七万亩,因为后世的标准是流域面积一百平方公里。

  钱皓桁沉默了。

  作为知泉州府事,他都不知道这些数据。

  但他不怀疑韩绛,因为韩绛没必要在此时用这些数据胡说。

  韩绛继续讲:

  “有句古话是这么说的,泉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围海造田听起来是好主意,为了增加耕田,但有意义吗?”

  “世上有三大产业。泉州应该有心去挣天下第一港,把围海的钱用于修码头不香吗?泉州,就应该是第三产业福地,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十九州府、一百多个县一起富起来,这才是造福于民。”

  手绘地图,韩绛这本事不是盖的。

  简单几笔就能让人看清地图所示的地方。

  “江南西路,粮食可供给泉州。泉州开始往西,这么一个巨大的扇形,山地最佳的产业是桑与茶。这其中有一个理论叫港口城市与腹地农业手工业互补互助共赢论……”

  这名词韩绛听着就想吐,自己后世读大学的时候,这是老师给自己出的一道论文题目,改了不知道多少次老师都没有十分满意,最高一次给了七十分。强牺 tianlaixw.com 读牺

  可就这七十分的水准,放在此时却是惊世之作。

  谢深甫站在门口都听呆了。

  韩绛的理论放在后世随便一个经济专业学硕类的人都不比他理论差,以点带线,以线扩面,以泉州港为中心,一个巨大的扇形专属经济圈理论就在王蔺的书房成型。

  韩绛讲的已经很顺,还画了一个图表。

  “泉州港头一年五年计划,是扩港增市,若我为泉州扛把子……错了,泉州最大的官,头一年就能给泉州府官仓搂进来五百万贯,不对,又说错了。是合法的为衙门得到五百万贯的收入,不过这些钱全部要再投入港口建设中。”这候 t ianl aixw. c om 章汜

  看到钱皓桁那一脸的惊愕,韩绛的内心都有些飘飘然。

  钱皓桁两次想张嘴问,可却不好意思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