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章(1 / 2)





  第二天一大早,高凡就把钱带来了,这个时候出去买货,绝大部分还是现金交易,所以高凡把钱都裹在报纸里,用橡皮筋绑好。

  李晓言收拾了几件衣服,自己用剪刀把头发咔嚓一下剪短了,而且她故意剪的支棱破碎的,看起来就像一团马蜂窝。

  李晓言把钱装进包的夹层里,跟小铮大概说了一下她的计划,小铮看着李晓言那一头破碎的头发,明白她已经下定决心要去了,只是来通知自己一声。

  许铮二话不说,转头给学校老师打电话,再请半个月的假。

  至于吴贵芬,李晓言是没打算说的,吴贵芬身体虚弱,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屋里躺着睡觉,李晓言让小铮先骗着吴贵芬,等她回来再说。

  安排好这一切后,李晓言便去水果批发市找到了老冯。老冯是水果市场上的一个新晋批发商,正因为新,所以缺人。这个时候网络信息不发达,也没有日后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很多货物都是养在深山人未识的状态,需要采货人自己去打听,去探路。采货人就像古代的马帮一样,需要沿着大概的路线去实地走走,才能买到好货。

  这个时候的公安系统也不发达,没有日后遍布全国的天网系统,所以许多社会小帮派十分活跃,买货人一路走过去,要提防许多危险。

  水果市场的批发商就那么几家,除了老冯外,其他都是老手,不过老手一般不缺人,所以李晓言没机会,而老冯以前也是一个小商贩,只是意外得了一笔横财,才有资本成为批发商,他对很多路线都只是听说过,没有实际走过,所以很需要人去做开路先锋,李晓言便抓住了机会成为开路先锋队的一员。

  出发那天李晓言才见到除了老冯外的其他五个人,这些人里除了李晓言是想去采货的,其他几个都是日结工资的临时工,这些人也是缺钱缺到一定程度,才会选做这个。

  让李晓言有些惊讶的是,她居然在这些人里面看见了一位故人,是李长青曾经赌博的那个地下牌场的老板。他现在看起来很落魄,衣服脏兮兮的,上面还有一些洗不掉的油渍,脸上有几道像是被斧头凿出来的沟壑,他没认出李晓言,毕竟李晓言长大了很多,而且头发乱糟糟的遮住了一半脸,她穿着宽大的男生衣服,有些地方按高凡说得裹得很紧,又像哑巴一样不说话,所以其他几个临时工还以为她是男的。

  老冯为了省钱,租了三辆又脏又旧的货车,李晓言不想多说话,便坐在一辆货车的后面,车离开城区以后,颠簸的厉害,李晓言紧紧抓着车沿,差点没吐出来。

  大约开了六个小时后,货车成功翻越一段盘旋山路,刚翻过这座山,整个天气陡然变成了另一番形貌,方才还阴蒙蒙的天瞬间晴空万里,阳光从上而下洒落四方,仿佛山的另一边是不存在的世界一样。

  李晓言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像这样领略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前和吴贵芬去北京看病的时候,一下火车就是城市,在城市里很难感受到地形地貌经度纬度的变化,而且她那个时候整个注意力都在吴贵芬的病上,现在回想起来,她对北京的印象居然是没有多大印象。

  货车开到路边一个米粉店终于停了,老冯让大家下车吃饭,他拿出一个笔记本向老板打听第一个目的地的路程路况。

  吃完米粉后,老冯给所有人说:“那段路比较烂,大货车上去不好走,我们找个地方停车,先找几个摩托车上去谈价格,谈好价格后去找那种小的运货车上去拉。”

  其他几个人没意见,点点头,反正对他们来说,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晓言,你跟我上去谈价格,留两个人看着货车就行。”

  李晓言“嗯”一声,老冯分配好后,就在米粉店老板的指引中,找到了合适的停车位,是在附近的一个小镇上。又在小镇上找好了摩托车,四个人搭着摩托车上了山。

  这个地方是冬枣的产地之一,因为日晒充足,所以冬枣又脆又甜又多汁,山上的地形不适合种地,所以有很大一片都用来种冬枣了,不过冬枣属于比较贵的水果,买卖不多,这个地方便不是那么出名。

  路是真的烂,李晓言觉得自己一路上都在上颠下颠,和这个比起来,坐在货车上简直算是享受。

  摩托车骑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才到达种冬枣的村子,摩托车师傅帮他们找到了负责人——村长,老冯他们就在村长那个四处漏风的办公室里谈起了生意。

  李晓言觉得这个村长简直是块万能砖,好像全村大大小小所有事都需要他来管,就他们谈价格的这一会儿功夫,就有几波人来来回回找他。

  什么张三家的庄稼种到了李四家的地上,什么王二家新种的树挡住了何五家的牛车去路,什么鸡掉了狗没了,什么两个大娘在集市上打起来了……李晓言听得头都大了。

  这个村长也是个好脾气的,不管多少杂事找到他,他都是一概听着,从来没有不耐烦过。

  到了真正谈价格的环节,李晓言才发现这中间赚的差价有多少。

  他们这些小零售商贩从水果批发市买冬枣一般是二块八,然后卖三块五,赚七毛,而这里的收购价居然才八毛一斤,这个时候信息不通畅,没有人知道收购价到底是多少,所以一般批发商说多少就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