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章大神金声(2 / 2)


  所以,在众人都把抵御后金的希望寄托于孙承宗、袁崇焕以及各路勤王大军的身上,而这位名叫金声的翰林院庶吉士,竟然敢站出来自荐练兵,还要出城杀敌,这在他的很多同僚心里,都不由生出了一丝疑问,这金声是想要出风头,还是真的书生意气?

  那么,金声是否是因为书生意气用事,头脑一时热血上涌才站了出来,但在崇祯同意其所求后,心中又后悔了呢?

  不过他为人读书还是蛮厉害的,

  夫终日读圣贤之书,不知所学之何事。一朝享君父之禄,莫识此恩所从出。朝廷不辞贱,所欲则唾手而得,得且有名;军旅不辟难,所惮则掉臂而行,行亦有辞。过则归己,实或负戾,而强说人以无罪;功则称君,非有诚节,而敢贪天为己力。大率近时之沿习,未保今者之悉去。---《廷试策》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才对得起朝廷的栽培;然而,当下的官场习气,却早已把“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抛却脑后,只在意自己的清名,溜须拍马成为立足官场的根本,如此,怎么能够为君分忧,为国解难?

  文臣一旦失去了造福百姓的初心,武将一旦失去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这样的官场,即使君王再善于纳谏,也无法真正实现大明中兴。

  故而,要想拯救大明官场的风气败坏,拯救大明的未来,吏治才是根本!

  吏治虽是根本,但也不能忽视民生艰辛,也不能落下对社会风气的整顿。

  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同时,如果任由不良的社会风气占据大明社会的主流,将会导致大明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堕落,这样,也不利于明君中兴天下。

  臣来田间而有见也,赋豪民之田,莫不什五;贷富室之息,率尽倍称。而督农陇畔,非有田畯;追客蓬门;但闻胥吏。又其甚而椎埋啸聚之杰,正不尽出于饥寒。臣入都门而有见也,趋竭报谢之节日,顿长安之骑传空引满之欢;澷劳庖宰之治,至于息偃在床多对妻妾及其出入,风议半为恩仇。推其故,而丛脞庋阁之事反不尽繇。---《廷试策》

  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是什么?以天下为己任!

  故而,无论是继续发扬由两宋传承下来的程朱理学,还是推崇和传播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下催生的王学(王阳明心学),都标志着明朝文治大兴。

  文治大兴之下,有理想有抱负的明朝官员,自然也就把宋代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社会责任!

  正因为如此,明朝才诞生了一批批名声显赫的名臣、谏官,如:方孝孺、解缙、杨士奇、于谦、商洛、王恕、李东阳、夏言、高拱、张居正、海瑞、袁可立、孙承宗、杨涟等等,莫不如是!

  金声虽然不是谏臣,在大明官场上也不算是很有名的人物,但他毕竟是在大明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文人,受时代的影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并不弱于自己的前辈,同辈!

  可以说,金声虽然擅长八股文,但他并没有因此被束缚,反而思维敏锐,目光如炬,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大明时局糜烂,朝政腐败的根本,并指出朝廷解决眼前困局的着手点!

  金声虽然高中进士,但他对官场上的不良习气并没有选择同流合污,反而更严于律己,对国家局势、社会民情,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敏感度。

  在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大声疾呼,这正是封建士大夫的良心所在!

  那么,金声的同僚们除了少许人奔走城中做着抗金的准备工作外,其他人除了向老天祈祷后金军不善攻城外,还在做什么呢?党争!

  起因,源自崇祯元年十一月初三,吏部会推内阁增补人员名单中,东林的钱谦益在榜,而和阉党有外围关联的温体仁,对入阁志在必得的周延儒都不在榜单之中,为此,以温为主,以周为辅,二人联手对钱谦益发难。

  由此,也拉开了崇祯朝的党争序幕!

  参与党争的文官们,只顾自己政治利益的得失,对后金军兵临城下也不管不顾。

  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只在意自身处于朝堂上的位置,至于抵御后金,有守城京营,有勤王边军,他们除了祈祷,还是祈祷!加上崇祯帝又扶持魏高,这加剧了党争

  对于当时朝堂大部分同僚的不作为,金声是难以接受的。

  这位科场上的小辈,朝堂上的晚辈,在拯救万民于水火的责任感下,只知为君尽忠,为民安命,对于朝中大佬之间的政治斗争不屑一顾,既然你们不动,那我来!

  抱着一颗必死之心,金声就是在这样的朝堂派系争端下,毅然走向了京师城外的抗金战场,挥舞着手中的长剑,抒写一腔热血!

  崇祯帝大喜过望,令他为监军准备迎战金军。

  就在孙传庭就地征集一万多人后他认为只要坚守京师,等到孙承宗斩断金军退路就可以围歼在京师周围。

  皇太极既敢于来扣关!那他的目的一定是为了抢劫!

  一针见血指出金军弊端后,一方面加紧训练新兵另一方面发动了群众组织多方面游击队【其实就是强迫富人武装一起训练,加上御林军以及各路增援过来的明军合计3万】

  不过幸亏崇祯帝这位穿越者及时在大安口,喜峰口,蓟镇,等地配置了增援兵力,致使后金伤亡惨重。

  再大安口之战中,金军无耻偷袭了守军拿下城门杀进了进去,刘安血战格斗而亡,金军付出两千多人后拿下大安口随即又转而攻喜峰口。

  与此同时,孙承宗、袁崇焕正在尽全力增援京师。

  草,京师被打了。

  与此同时明军在喜峰口一线与金军展开激战,明军卫指挥使谭毅率军防守在这他组织了大刀队夜袭了金军杀死金兵五百多人个个武功把多则吓得人头不保,皇太极差点被砍了可惜侍卫击毙了大刀队的一员,受伤不多。

  愤怒的金军原本肉搏战出于弱势,但是凭借精良的盔甲与装备很快占据上风,一时间尸横遍野满地都是明军尸体,金军伤亡不大不过这一战让皇太极非常震撼心生退意。

  金军破口之后,直趋京师地路线只有一条,就是从喜峰口到遵化、从遵化到蓟门、从蓟门到三河、最后是通州,然后直抵京师城下。三十日,兵临遵化城下。遵化在京师东北方向,距离京师300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