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章(2 / 2)


  吃饭前,两个嫂子给徐宁送上她们今天去买的礼物,王玉梅送的是一块手表,曾英送的则是一个皮夹,就连曾超的老婆蒋玲燕,也拿了一条领带做礼物。徐宁特别不好意思:“嫂子们,我哥是哪天过生日我都不知道,我怎么好意思收你们的礼物。”

  两个嫂子非要徐宁收下不可:“拿着,你哥是你哥的事。这也是嫂子第一次给你过生日,以后就不会每次都送了。”

  大伯和哥哥们也都劝他收下。徐宁知道,这是他们表达感谢的方式,要是不收,他们心里肯定会不高兴,便接了过来。

  张秀芝笑眯眯的:“好了,来吃饭吧。今天中午的菜都是阿涛精心准备的,有的是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做了的。”

  徐宁看着满桌子的菜,有荷叶鸡、红烧肘子、酱牛肉、香荽炖陈鸭、清炖乳鸽、红烧鱼、干锅肥肠、宫保鸡丁等等,很多都是费时费力的菜。徐宁看着都觉得费工夫,心里却异常高兴,难得涛哥这么用心,寻序这个吃货有口福了。

  果然,寻序自从上桌后,喝完大家敬给寿星公的酒,就开始埋头大吃,徐宁看见他的筷子不断地在酱牛肉盘子里夹,便问徐涛:“涛哥,你这酱牛肉做得真不错,费了很多时间吧?”

  徐涛说:“也还好,如果用高压锅的话,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事。不过我这个不是高压锅炖的,是普通锅慢火炖出来的,花了三四个小时,一早起来就做了,怎么样,味道地道吧?”

  徐宁点头:“非常好吃 ,劲道,香!我也想学学做法。”

  “你要是想学,回头我教你好了。”徐涛说,“你们家那个大厨应该也会啊。”

  徐宁说:“他应该也会,不过每个厨师做出来的口味不一样,我就想吃这个口味的。”主要是寻序这货特别爱吃。

  “行,这个简单,主要就是一些后道处理问题,处理好了,酱牛肉的味道就出来了。”徐涛说到这里又问了,“阿宁你不养一些牛?”

  徐宁抬头说:“养肉牛吗?”

  徐涛说:“对啊,牛肉的价格和羊肉差不多,一头牛好几百斤呢,很划算。”

  徐宁摇摇头:“还是算了,又得重新盖牛栏,挺麻烦的,况且牛要养几年才能出栏,跟羊不一样。”主要是小时候徐宁放过队上的水牛,他一直都记得牛那双大眼睛,瞳仁乌黑深邃,仿佛会说话一样,要是自己养了宰来吃肉,总觉得于心不忍,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酒足饭饱之后,寻序下了楼,提上来一个蛋糕盒子,这是他从电视里学来的,吃过饭后吃蛋糕。徐宁惊讶地看着寻序,想到今天早上吃的蛋糕,估计他和周树森在厨房里忙这个呢:“阿森做的吗?”

  寻序没有否认,但也没有承认:“尝尝看好不好吃。”徐晓静小朋友看见蛋糕,便欢呼雀跃起来,期待万分,小朋友总是最热爱甜食的,尤其是生日蛋糕。

  桌上的碗筷都收下去了,寻序将蛋糕打开来,他不想承认此刻他的手有些发抖,但确实是抖了,蛋糕盒子还不小心碰到了边上的蜂蜜。揭开盒盖,露出一个金黄喷香的蛋糕来,上面浇满了奶油,四周缀满了红艳艳的草莓,边上还抹了蜂蜜,虽然奶油和蜂蜜都有点厚薄不均,但总的来说,还算是个很不错的蛋糕。

  大家都说:“阿森自己做的吗?看起来还不错啊。”

  徐宁仔细看了一下寻序,他的脸膛有些发红,不过因为皮肤比较黑,看起来不太明显,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该不会是寻序做的吧?

  徐宁拿过刀子,先切了一块大的给晓静,然后又给大家都分了一块,最后才自己端起一块来吃。自家的羊奶比普通的牛奶香浓多了,蜂蜜也十分香甜,蛋糕松软,入口即化,只有奶油不是自己家的,略有些遗憾。大家都吃得赞不绝口。

  寻序小声地问徐宁:“怎么样?”

  徐宁点点头:“嗯,比今天早上在家吃的还要好,有进步。”

  寻序扬起了嘴角。

  晓静吃了一块还要再吃,但是人太多了,每人只分了一块,小丫头嘟着嘴,一脸意犹未尽的样子,徐宁说:“别着急,等回去了咱们再做。”

  蒋玲燕赶紧说:“静静,让舅舅给你做。咱们这儿也有小叔家的牛奶和蜂蜜,还有草莓,保准做起来和这个一样好吃。”徐宁家的羊产仔后,曾超跟徐宁提出要一些羊奶做羊奶包子,徐宁也没有拒绝,现在母羊产仔的数量虽然比较多,但是架不住母羊也多了,少挤一点,多挤几头,也就够了。

  小姑娘看着舅妈:“真的?”

  曾超说:“当然是真的。”

  吃完饭,徐宁千恩万谢,告辞大家回去了。回去的路上,徐宁问寻序:“蛋糕是你做的?”

  寻序抬眉:“你觉得怎么样?”

  “还不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你居然也会烤蛋糕了。”徐宁嘴角挂着幸福的笑容。

  寻序嘿嘿笑:“周树森教我的,他动口,我动手。”

  难怪奶油和蜂蜜都抹得不均匀,徐宁笑道:“以后我也有口福了。”

  “你想吃我就给你做。”

  “好。”

  “回头我给你学做酱牛肉吃去。”

  “嗯。”

  这天一早,徐宁和寻序吃完饭,准备上后山干活,发现那些工人们都没有来,有些意外,他们平时都是很早就过来了,每次徐宁吃完早饭上山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干上活了,今天是怎么了,人呢?

  徐敬山这时正沿着他们家后山的溪谷边急匆匆往上走,徐宁连忙喊了一声:“伯伯,你去哪儿?”

  徐敬山大声说:“走,走,捞鱼去。”

  徐宁意外地问:“去哪里捞鱼?”

  徐敬山说:“今天潜龙堰清塘抓鱼,你们去不去?”

  “潜龙堰今天清塘?那我们也去看看。”徐宁说着拉了寻序一把。

  寻序问:“怎么回事?”

  徐宁说:“赶紧拿个桶子,我们抓鱼去。我路上跟你说。”

  潜龙堰就位于在他们家这条溪谷的上游,不过潜龙堰的水主要不从溪谷这边出,而是负责供给上游几个村子的灌溉用水。

  他们村叫做潜龙村不是没有根据的,后山林连着的那片大山下,有一个叫九龙湫的村子,传说九龙湫里曾经住在九条龙——八条黑龙和一条白龙,后来那八条黑龙陆续离开,就余下一条白龙在此,这白龙化形为一条泥鳅,潜卧在九龙湫里。

  某天不知怎么就被一个修行的人发现了,那人想驯服这条白龙,便去捞它,白龙迅速出了九龙湫,沿着溪流往下逃去。修行的人不肯罢休,便一路追下来,白龙逃到潜龙村附近时,猛然翻了个滚,青天白日响起一个大霹雳,然后白龙不见了,它翻滚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坑,从地底冒出水来,变成了一个堰塘。人们说白龙打穿了潜龙堰下的暗河,从地底逃走了,水从暗河里冒出来,就形成了潜龙堰。

  徐宁对这个传说有些怀疑,因为潜龙堰每隔几年,就会清一次底,可见堰底并没有什么暗河,否则堰塘怎么可能被抽干呢,最中间的地方人们也都去过,除了深一点,也还是有底的。潜龙堰很大,水面有十几亩宽,有人专门承包来养鱼,以前听说承包周期至少是十年。徐宁小时候赶上过几次潜龙堰清塘底,那真是附近几个村的盛大节日,大家全都拿着桶子、盆子、网兜,不论男女老少,全都下到堰塘里去摸鱼捞虾,热闹非凡。

  徐宁和寻序提着桶子,拿着捞网,也跟着一起去看热闹。到了地头,发现村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在了,还有很多附近村子的人,现如今大家都不缺吃少穿,来看热闹的心情更多一些。你想一下,五年没有清底的塘,里面的鱼该长到多么大了,有时候一条青鱼能长过扁担,鲤鱼重达一二十斤,谁不想来亲眼目睹一下呢。顺便还能摸一摸鱼虾,体验一下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