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2节(1 / 2)





  萧彧颔首,表示赞同:“他们是不是觉得,换了一个皇帝,对他们不会有任何影响?”

  闵翀说:“自会是这样想。自汉末以来,不管哪个朝代的兴衰,都很少影响到世家大族的地位和利益,他们始终都是朝廷的中坚力量,除非是彻底站错队。陛下这是离得远,他们没有机会表忠心,若是离得近,只怕早就有人来找你暗度陈仓了。”

  萧彧无奈摇头:“我在想,会不会有人直接朝凛之倒戈。”

  闵翀说:“世家从来都是墙头草,他们的立场就是符合自身利益,若是无人临阵倒戈才稀奇。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陛下将来有一个巨大的烂摊子需要收拾。”

  萧彧苦笑:“以后还得多依仗你们。”他要一统天下,振兴安国,尾大不掉的世家大族是首当其冲的阻碍,杨家现在开始递出橄榄枝,代表的就是整个安国士族的主要态度。他可不能让这些人平白摘了桃子去。

  闵翀说:“那就交给我吧,我不怕得罪人,均田地的事我来做,正好土地归我户部所管。”

  萧彧感激地看着他:“届时就要辛苦腾云了。”

  闵翀笑着说:“我倒是觉得非常有意思,具有挑战性。想想要割那些世家大族的肉觉得还挺高兴的。”

  萧彧说:“办事需要得力助手,地方提拔上来的官员,你看谁合适,就只管往户部拉吧。”

  “好。咱们进了在北迁之前,将六部完善起来,以后北边那些旧臣,能用的留着用,不能用的就都边沿化吧。”

  “我也是这么打算。”

  闵翀问:“关山信上说城外的安国水师主帅叫卢蒙,陛下可了解此人?”

  萧彧想了想:“此人出身范阳卢氏,当年我在京中时,他便是水师主帅,凛之对他会更熟悉一些。不过水师一向很少打仗,他的作战经验也不多,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地位有些尴尬,朝中那些武将都是靠军功上去的,唯独他是靠着家族背景上去的。”

  闵翀笑道:“也难怪会这么托大,居然会连补给都不留。”

  萧彧笑着说:“那还多亏了腾云的主意,在河对岸架设了床弩。火箭攻势太猛,让他们来不及细致考虑,仓皇做了决定。”

  “打仗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咱们兵少,当然要借助点地利人和的优势。”闵翀得意地说。

  萧彧很感谢当初自己一时冲动救下了闵翀,这都相当于自己的军师了,还是能领兵打仗的军师,又能赚钱又会理财,这样的人才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这两日得多提防着点,卢蒙恐怕要攻城了。”萧彧说。

  “这我自然知道,外面没粮食,城里肯定有,只要城破了,他们就有饭吃了。我会让斥候多留意动静,让将士们打起精神来。”闵翀说。

  这次城内守兵比上次多了一倍有余,外面还有两万多援军,城内百姓也撤走了不少,萧彧内心倒要踏实不少。

  只是不知道城外的情况会怎样,他是让周边的百姓都撤走了,可那些稍远一点没撤的呢,敌军再走远一些,就能找到,不知道百姓能不能平安逃出去。

  一如萧彧和关山担忧的那样,安国水师果然安排了人往更远一点的地方去找粮食。

  因为吃了上次派出去一千人没回来的亏,卢蒙要求每次出去找粮食的队伍不得低于两千人。

  即便这样,第二次他们还是吃了亏,因为等待他们的是一支两万余人的队伍。

  但是第二次也不是没有收获,据逃回来的人说,他们在城西二十里外发现了有人的村落。

  有人,就意味着有粮,正处于绝望边沿的卢蒙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做了个决定,派出一支万人的队伍去抢粮。

  第135章 擒贼

  安国水师一有动静, 密切监视敌方的萧彧和关山就都察觉到了。估算出抢粮的人数,关山当机立断,决定主动出击, 敌人主动分散,这可是良机,他们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关山率将士赶到的时候, 安国水师已经在抢粮食了。这些人进村之后, 如到了自己家,有的人翻米桶,有人扒粮仓, 有的抓鸡鸭, 还有的赶牛羊猪狗,但凡能吃的,通通不放过。

  活脱脱一群土匪流氓, 丑态百出,哪还有半点王师的样子。

  好在这些人是白日到的,百姓们远远看见来势汹汹的队伍, 纷纷扶老携幼往山中奔逃, 除了家人, 一切都舍下了。

  广州军看到这个画面,一个个义愤填膺, 他们平时经常被教育他们是百姓的队伍,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百姓, 如今亲眼目睹百姓的利益受损, 顿时热血涌上心头, 誓要将这群强盗赶出他们的家园。

  这一仗广州军士气高涨, 越战越勇, 饿了好几顿的安国水师根本不是对手,一边打一边逃,抢来的粮食与牲畜丢得到处都是。

  为了防止他们逃回去报信,他们采用了包抄式的战略,关山的指令非常清楚,不愿意缴械投降的,杀无赦!

  不到两个时辰,这一仗就结束了,安国水师死伤三千多人,大部分被俘。很多人都是主动缴械的,因为饿得实在没力气打仗。而且广州军声称他们不杀俘,与其做个不明不白的饿死鬼,还不如投降吃口饱饭呢,皇帝都姓萧,谁当都一样。

  打完仗,关山就火速撤走了。这些人耽搁太久不回去,卢蒙就要起疑心了,再派主力过来他们未必能够吃得消。

  回到对岸,关山才写信向萧彧汇报详情,天黑后派信鸽将信送出。

  安国水师大批人马一出动,城内就已经注意到了,知道他们是出去找粮了。

  萧彧心里记挂着百姓,坐立不安,在院子里走了无数个来回,等待斥候来给自己报信。然而一直等到天黑,都没听说安国水师回来。他忧心得连晚饭都没胃口吃。

  向阳劝他:“陛下,你还是用饭吧,别等了,我猜想九哥应该有所行动。”

  萧彧看着向阳:“果真?”

  向阳舔舔唇,说:“九哥是个心思缜密的人,他一向喜欢先做后说,等晚上应该就能收到他的信报了。”

  萧彧听到这里,显然更为不安了:“那关将军不会有事吧。这次敌人出动的可是上万人啊,他不知道有没有做好万全之策。”

  一旁的赖峰也说:“陛下,九弟做事沉稳谨慎,他从不冒进,若是他出兵,必定都是有相当的把握,不妨等一等他的消息。”

  萧彧点点头:“好,等关将军的消息吧。”

  果然,到了夜间,斥候传来了好消息:“陛下,有关将军的信。”

  萧彧一看,喜上眉梢,兴奋地拍着桌子:“哈哈,关山干得漂亮!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