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第101节(1 / 2)





  秦奶奶原本想憋着不说的,但是她实在太高兴了,就是憋不住。这不,秦爷爷—开口,秦奶奶就忍不住道:“老头子,咱们阿放有出息了,太有出息了。”

  秦爷爷不解了,阿放不是去年就有出息了吗?当官了,跟县太爷—样大的官呢,这事情还瞒着家人的。老婆子现在说,是几个意思?

  秦母也忍不住了:“阿爹,当家的,阿放升职了,现在是大将军了,比县太爷还要大的官。你们看,这小伙子叫黄虎子,是阿放的手下,阿放托他捎了信回来。”

  秦爷爷等不知情的秦家人全都愣住了。他们张大着嘴巴看着黄虎子,傻傻的,脑子都不会转动了。

  黄虎子上前,对秦爷爷和秦父行了礼:“见过老太爷、老爷。属下黄虎子,是秦放将军的私兵,奉将军的命,给家里捎来了东西,还有—封信。将军说了,他对家里人有安排,安排的事情都写在信中,此事还请他爷爷和父亲做主。”

  言下之意,这信别人暂且别看。

  第132章

  秦爷爷接了信, 把秦父和秦守业叫进了屋子里。秦放以后会走官途,秦守成就算科举没有中,以后回来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老家孙辈的当家就是秦守业了, 故而, 秦爷爷什么大事都会叫上他。

  秦守业自己也有了这个打算, 虽然才十六岁,但做事情越发的沉熟稳重了。

  进了屋子, 秦爷爷把信交给了秦守业:“你看看, 你大哥在信里写了什么?”

  秦守业接了信:“是。”接着他打开信, 一字一字的念给秦爷爷和秦父听。

  当他念到秦放被封为正五品武德将军的时候, 秦爷爷和秦父都激动极了,父子俩双手紧紧的握着拳头,他们以为, 秦放做了七品的千夫长,和县太爷一样大的官, 已经是极限了,却没有想到还能再提升, 做了五品的将军。

  和秦奶奶的担心不同,他们是听到秦放在信中的描写,知道他献计有功所以才封为将军的, 知道不是搏命争来的,所以倒是没有担心。只不过,他们对杨海燕有了更多的感激。

  因为秦放在信中提到, 他献的计是从兵书上看来的, 而兵书是杨海燕特意买给他的,他认识的字也是杨海燕教的,所以秦放觉得, 他能有今天,他媳妇当居头功。

  知道这些经过之后,秦爷爷和秦父都觉得秦放认为的没有错,大孙子(大儿子)能有今天,孙子媳妇(儿媳妇)的确当居头功。

  这个时候,秦爷爷和秦父都认为,娶妻娶贤,的确没有错。如果阿放不是娶了一个好媳妇,怎么能有今天?他怎么认字?怎么看兵书?

  再退一步,如果阿放不是娶了一个好媳妇,又怎么会愿意把弟弟妹妹带出去?

  之前秦放是七品千夫长的时候,家里人都瞒着二房和三房,现在秦放成了五品将军,依着秦放信中的意思,没有必要再隐瞒了,因为他对家中人的去向有了安排。

  秦放信中提到,他对家中人做出两个安排,让他们自己选择。

  第一个,让秦家人都去云襄县。云襄县军营有千亩田地,需要人管理,目前就牛二一个人是管不过来的,所以他的意思是,让秦家人都过去。秦家人都善于种地,在家里种地和在军营种地,本质上没有区别。而且他们去军营了,也不用种地,只要管理一下,需要种地的时候,指点一下士兵,而且还有月例拿。

  再者,军营田地需要一个管账的,秦放是推荐秦守业去的。

  秦守业念到这里的时候,心中很感动。大哥有出息了,他当弟弟的当然高兴。在他心中,大哥的身影跟父亲一样的伟岸。小时候,大哥背着他、带着他玩,后来大哥去从军了,他最舍不得。等到大哥回来了,他也长大了,可大哥在他眼中依旧是高不可攀的。父亲苍老了,大哥伟岸的身形从小山变成了大山了。

  再后来,大哥和大嫂把守成和四丫接走了,他虽然很高兴,可心里没有失落是假的,哪个男子不希望自己有出息?可是他也知道,父母身边需要人,爷爷奶奶也老了。

  却是没有想到,大哥这次的来信,也把他做了安排。

  第二个,二房和三房如果不愿意去云襄县的,秦放以私人的名义,赠送十亩上等地。算是他这个侄子有出息了,孝敬二叔和三叔的。十亩上等地,等于一百两银子。

  秦爷爷是很满意的,虽然他没有帮着二房和三房吸长孙血的意思,但是长孙有出息了,在能力范围内能帮助两房的叔叔,他又怎么会拒绝?

  秦放信中所写的意思,都是和杨海燕一起商量过的。首先,他们夫妻俩现在有俸禄,秦放正五品官的俸禄每个月一百二十两银子。

  杨海燕五品诰命也有俸禄的,只是诰命只有俸禄,没有实权。而诰命的俸禄,是丈夫的一半,每个月有六十两银子。

  说起来,诰命有俸禄还是从五品开始的,五品之后的,却是没有俸禄的。

  杨海燕就算不喜欢和长辈住在一起,但是古代人讲究和家族荣誉共享,所以当秦放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杨海燕是没有拒绝的。再说,他们这房发达了,如果对秦二叔那房和秦三叔那房丝毫没有帮忙,对秦放的名声也不好。

  而且,秦放的计划也是合情合理的,虽然把一家子人都接来,但是只长房住将军府,二房和三房却不是。他们如果愿意来管理军营田地,那就住在那边,每个月领俸禄。如果不来,那他赠送十亩上等地。十亩上等地一百两银子,自然没有管理军营田地前程好。

  不过二房和三房会怎么选择,秦放不知道。

  秦守业念完信,期盼的看着秦爷爷和秦父:“爷爷,阿爹,我们要不要去大哥那?”

  秦爷爷听到他的声音,忍不住笑问:“你这是想去了?”

  秦守业有些不好意思道:“爷爷奶奶和阿爹阿母在哪,我就在哪。”

  秦爷爷也没有打趣他,他又不是没有年轻过,哪里会不知道他的想法呢?他如果在孙子这个年纪,肯定也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秦爷爷最想问的,是秦父的想法:“老大,你是怎么想的?”说起来,他生了三个儿子,老大是老实的、老二是老实的,就老三有点小心思。按他说,以老大的性格,怎么就生出长孙这么有出息的儿子呢?所以秦爷爷想了想,觉得还是他的血脉好,长孙这是隔代遗传了他的脑子。

  不过这想法也就是心里想想,如果说出来,秦爷爷觉得大概没有人会同意的,首先反对的就是老太婆了。老太婆一直觉得,长孙的聪明劲儿是遗传她的,是她从小到大把长孙教的好。

  秦父能有什么想法?“我听阿爹您的。”他成亲前听他阿母的,娶了秦母。成亲后听秦母的,现在大概是……听儿子的?

  秦爷爷听长子这样说,他也知道自己不用问了,这就是个没主意的。不过也好在就算没主意,他也不是耳根子软的。“那就根据阿放的安排去问问他们,你也别觉得老二和老三会占了阿放的便宜。去年阿放回来的时候,他官还小,俸禄也不高,我也没想过让他帮衬老二和老三,还担心老二和老三知道他的身份,会给他惹事。

  那时,阿放也没提出帮老二和老三。现在阿放竟然提了,那就说明他有能力帮衬老二和老三了。他一贯是个有主意的,加上他媳妇也是个聪明的,你也不用担心他们。”

  秦父道:“阿爹,我没有这样想过。”他是真的没有这样想过,反正儿子不帮衬,他没有想法,儿子帮衬,他也没有想法。当然,儿子不帮衬,如果二房和三房有困难,他能帮忙还是会帮的。可现在不正是,家里和和睦睦,没需要他的地方嘛。

  秦爷爷也知道长子的想法,但有些话还是要说出来。

  屋子里秦家三代当家的在商量事情,屋子外大家都向黄虎子在打听秦放两口子的事情。

  听到秦放从边关到云襄县一路发生的事情,大家听的眼睛都直了。

  牛蛋道:“黄大哥,我大哥真厉害,他竟然一下子就把盗匪给抓了,他真是太厉害了。”小少爷双眼明亮,崇拜的看着黄虎子。“黄大哥,我大哥功夫很好吧?”

  黄虎子道:“将军的功夫是我们所有人中最好的,将军前年调升千夫长的时候,就是比武的,当时我们那队有一千人,就将军功夫最好了。”

  牛大哇的一声:“等我长大了,也有要向大哥一样当将军,抓盗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