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第28节(2 / 2)


  说到这个,杨海燕起身,先朝着熬蒋氏俯了俯身:“今日上门,妾身带了点心来……”接着又看向世子夫人,“您问起了,妾身便借花送佛了。”

  熬蒋氏:“这有什么?那日老熬去你们家吃酒,带来了一个小红袋,那里面的点心我也吃过,味道好。说起来,你点心铺子开业之后,我还叫下人去买过好几回。”

  杨海燕一听,不料还有这事情:“那是我不对,早该来拜访您的。”

  世子夫人:“听你们这话,我更要尝尝了。”

  杨海燕:“今日做的不是铺子里见过的点心,而是妾身新做,两位请稍等。”接着,她去叫了莲嬷嬷进来。

  莲嬷嬷手中拎着一个圆形的大饭盒。可是,别人家的饭盒也没有这样大的啊。

  杨海燕接了圆形大饭盒,放到坐塌中央的矮方桌上:“世子夫人,不如您来掀开盖子?”

  世子夫人觉得有趣:“你这里面可别是什么惊喜?”

  杨海燕:“您看看就知道了。”

  听到她这样说,世子夫人更好奇了。她用双手拎起盖子上的绳子,然后把盖子拎了起来。结果在里面看到一个圆圆的大大的糕点。世子夫人:“这是?”那糕点有三层,第一层最小、第二层比第一层大、第三层比第二层大。三层糕点都是金黄色的,掀开盖子,这香味怎么都盖不住。

  其实,这在现代,管这叫三层蛋糕。

  更精细的是,最上层有红色的字:贺。却更加用心。

  熬蒋氏也吃惊极了:“这和小蛋糕有些相似。”

  杨海燕:“这是三层的大蛋糕,这木盒旁边有扣子,可以把一圈圆板解开。”

  世子夫人照着杨海燕的话,把围着蛋糕的圆板解开,接着惊讶道:“这大蛋糕里面还有馅啊。第一层这个馅……是红豆吧?”

  熬蒋氏:“我看是。”

  杨海燕:“您猜的可真准。”

  世子夫人猜对了,有些高兴:“那第二层,这是黄色的是?蜂蜜。”

  杨海燕叹气:“又被您才对了。”

  瞧着她那样子,世子夫人更加得意了,不过随即又蹙眉:“这第三层是什么?白色的,面粉?不是。”

  杨海燕:“要不您割一小块吃吃看,里面还有惊喜。”

  见她这么自信,世子夫人让熬蒋氏割一小块,熬蒋氏道:“这我还不知道怎么下手,海燕,你直接来割吧。”

  杨海燕拿起长木刀,这木工还是她叫木工坊做的,她一边用长木刀从最上层切到最下层,切的是米字型,一边问熬蒋氏:“婶子,盘子和小勺子有吗?”

  熬蒋氏马上叫人准备了盘子和小勺子,一共三套,她们三人一人一套。

  杨海燕给每个盘子准备了三块,分别是三种不同的口味:“世子夫人、婶子,你们请品尝。”

  世子夫人和熬蒋氏拿起小勺子好奇的品尝了起来,红豆和蜂蜜的味道是在她们意料之中的,虽然蛋糕好吃,但是这味道要说很特别,也不是非常惊人的。可是当她们品尝了最下层的馅时,纷纷被征服了。

  说起来,就没有奶油征服不了的女人。

  是的,最下层是奶油,不过除了奶油之外,还有别的。

  世子夫人吃了两小口,开始猜测:“这白色的馅我倒是不知道,不过有点像奶,又有点像面粉,可根据味道来判断,应该跟奶有关,莫不是羊奶做的?至于另一种,应该是苹果。”

  杨海燕也惊讶了,佩服的看着世子夫人,这也太厉害了吧?她卖弄点现代技巧,竟然被世子夫人一语道破。

  看着她那样子,世子夫人格外高兴,她今年二十五了,已经褪去了少女的天真,看着杨海燕好不做作的样子,自然也是喜欢的:“怎么?难道我猜对了?”

  杨海燕道:“您还真才对了,第一层红豆、第二层蜂蜜、第三层是羊奶苹果,所以我给这个大蛋糕又取了个名字,叫羊奶苹果蛋糕。”和方才自称妾身,这会儿称呼我,不自觉的拉近了关系。

  “羊奶苹果蛋糕?”世子夫人揣摩着其中的意思,“还挺妥当的,加了羊奶、苹果、鸡蛋的糕点。只不过,这羊奶我也是知道的,怎么做成这样的?而且这味道,还比羊奶好喝多了。”

  杨海燕道:“这说起来复杂,回头我把做法给您们写了,再给送来?”

  世子夫人道:“不用不用,回头我想吃了,去你的铺子里订购便是。”

  三人吃了会水果蛋糕,田嬷嬷来报,其他千夫长家的孺人、其他游击将军家的宜人都陆陆续续的来了。

  世子夫人见此便道:“你们出去吧,我便不去了。”她和世子是避着人来的,并不想被人知道。

  熬蒋氏、杨海燕:“是。”

  熬蒋氏和杨海燕一起去出现在众人面前。各家的孺人、宜人也不觉得奇怪。毕竟秦放是十八区的,熬将军之前是十八区的千夫长,论关系,的确是熬蒋氏和杨海燕最亲了。

  宴席还是比较和谐的,很多小说里那种明里暗里的场景都没有出现。不管是千夫长家的孺人,还是其他将军家的宜人,大家都说着客气、礼貌又恭维的话,各将军家的宜人对杨海燕道是不了解,也不熟悉。不过各千夫长家的孺人对杨海燕倒是比较熟悉的,主要还是两点,新婚之夜服毒自杀事件,开点心铺子事件。

  这两件事让杨海燕红遍了整个军营家属院。

  宴席快要结束的时候,熬蒋氏又带着杨海燕认识了两名千夫长家的孺人,都是她在千夫长宅子住的时候,相处的比较好的。一名是洪千夫家的、一名是江千夫长家的,这两位和熬将军以前是一个游击将军管辖下的,现在熬将军升职了,他们就成了熬将军管辖下的。所以关系不错。

  如此,熬蒋氏带着杨海燕来给两位孺人介绍,她们自然是欢迎的。

  宴席结束之后,杨海燕带着莲嬷嬷走了一段路,快到门口的时候看见了秦放的身影,她欢喜的上前几步:“怎么在这里?”

  秦放捂住她的手:“冷吗?那边结束了,我便在这里等你。”手炉过了这么久,早就不暖和了,他担心她冷,所以在这里等她。

  杨海燕摇摇头:“在里面不冷。”

  来这里参加宴席的也有十多户家人,但是没有人像秦放这样在这里等着的,有些人见了,不由的想,这秦孺人倒是好手段,把男人抓的牢牢的。

  出了将军府的门,秦放问:“要不要骑马快点回去?”

  杨海燕忙点头:“要。”驴车实在太慢了。

  于是,夫妻俩骑马回去,莲嬷嬷坐着驴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