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穿成女配闺蜜第46节(1 / 2)





  柯母哪里不知道这个大嫂的心思,换成以往,儿子被这样嘲笑,她肯定跟人吵架,但是今天嘛,柯母笑了笑道:“大嫂放心,等明年老幼结婚的时候,一定请大嫂吃酒。笑笑,我们走。”

  于笑跟上。

  “咦?咦?”陈美兰惊呆了,今天这小姑子怎么没脾气了?等明年老幼结婚?老幼明年要结婚了?这小姑子不会是吹牛吧?可是看她的样子好像不像啊。不,一定是吹牛的,她才不信这小姑子有当城里人婆婆的命。

  另一边,柯母也在于笑面前吐槽陈美兰:“这是我娘家大嫂,自以为聪明,总想占便宜,美的她。你以后来了这边,如果遇见她说了不好听的话,也别同她吵,你来告诉我,你一个小辈跟她吵不太好。”

  于笑道:“我晓得,谢谢婶子。”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两人要结婚啦,哈哈!

  第64章

  于笑是在柯家吃了午饭再走的,还同柯父讨论了房子图纸的事情,来的时候双肩包里装着鸡蛋,去的时候装的是布。不过这范家沟买的布都是白色的,因为这户人家不会染色,这白布给柯母做里衣里裤倒是合适,不过给柯父、柯爷爷这种经常在地里干活的穿却是不合适的。所以于笑抽空又去百货大楼里买了深灰色的棉布,以及做床单被套用的红布,此外,还买了一床被子。买东西的时候,还跟涂售货员聊了一会了天套套感情。

  在于笑大件小件的采购中,68年过去了,69年的正月十三,柯家开始造新房子了,那时,整个范家沟的人都知道,柯景阳要结婚了。

  柯景阳要结婚的事情,在范家沟还是挺轰动的,大家纷纷好奇这新娘子是谁,毕竟以柯母的眼光和要求,那是非城里人不要的。后来也不知道谁传出来的,新娘子是外地人,在凹子山下乡的知青。

  对此,大家觉得柯母是挑不中儿媳妇疯了,这外地的媳妇也能要?

  不仅别人觉得柯母疯了,就是柯母娘家人也觉得柯母疯了,一个一个来问情况,等柯母介绍人家虽然是外地人,但是军属之后,才表示理解。不过,也有不了解的。不过这些事情,柯母才不管。

  柯家的新房子和别人家的不同,柯家的新房子是按照于笑的图纸造的,也就是现代的两室两厅、一厨一书房的商品房套型,至于卫生间则是造在外面的,不过也不用粪桶,而是公厕那种蹲厕,到时候用水一冲就好了。这种蹲厕在农村里看着很稀奇,不过也不会引人怀疑,因为城市里有这种蹲厕,于笑是城里来的,所以设计这种蹲厕也正常。

  房子是砖房,不过这个年代的砖头很难买到,所以砖头是自己做的。农村里有些人闲着的时候会做砖头,做了砖头就堆在一边放着,等谁家想造砖房的时候,就拿出来卖给人家。所以柯家造砖房的时候,砖头倒是现成能买到。

  自己做的砖头是烟灰色的,造好房子后,再用烟灰色的黏土加水泥在外面摸上一层,其实就相当于水泥房了,不过就是外面没面钻或者涂料。

  房子造好后,又用石灰把里面刷白。

  前前后后,不过一个月,这房子就造好了。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柯家和范家人多。柯母亲生的儿子有四个,还有三个哥哥,加上外甥们,再加上堂兄弟,柯母娘家人多,她娘家的男人两只手加两只脚都数不过来,所以这房子造的能不快吗?

  正月十三开始动房,到二月十三,也就是阳历四月初,这房子就造好了。房子在造的时候,因为格局新奇,引得不少人围观,等房子造好后,大家就更加好奇了。

  柯爷爷和柯父站在新房子的院子里,看着这栋房子,再看看旁边他们住的那栋,突然觉得有些嫌弃。

  “啊哟,这房子的造型可真是漂亮。”范桂菊是媒婆,今天回娘家给这边的姑娘说亲,听说柯家小儿子的婚房造好了,所以过来看看。之前给柯景阳和温柔介绍处对象,结果不美好,范桂菊和柯母都没怎么说话了。

  柯母正在屋里打扫,听到范桂菊的声音,她在里面喊:“桂菊啊,进来玩啊。”

  范桂菊进了大厅,好奇的打量:“你们这房子真不错,可就是没有堂屋。”

  柯母道:“小两口住,要啥堂屋?堂屋在隔壁呢,我们住的那栋有堂屋就够了。”

  “小两口?这么说景阳当真要结婚了啊?”范桂菊其实觉得也觉得景阳这小伙子挺好的,就是柯母这个老姐妹不太好相处,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儿媳妇能和她相处,别是结婚没两天就大打出手。

  柯母之所以叫范桂菊进来,就等着她问这个呢。“可不是要结婚了吗?我们家笑笑啊,不仅是高中生,还是军属呢,你说说结婚这种事情嘛,门当户对很重要,大家都是军属才有话聊。可别说我看不上别的姑娘,那些个姑娘不是军属,不知道我们军属的情况,我儿媳妇就不同了,她也是军属,可我就聊得来。”

  范桂菊:“……”认识几十年,柯母爱炫耀的性格她还是很了解的。所以自觉的不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你们这房子倒是特别,外面看上去不大,里面房间倒是多。这是两层吗?楼上还有一层?”她看到厅的角落里还有一个楼梯,不由的好奇,要知道乡下屋子都是单层的,从来没见过楼房啊。就是在镇上也没见过,这楼房也就城里才有。

  “啊哟,哪里是楼房啊,这上面就一个隔间,用来放粮杂物的。”柯母道,“你上去看看。”

  范桂菊好奇的上去了看了,上面的确就一个隔间,因为乡下的房子是盖瓦片的,屋顶是斜的,所以这隔间还不能住人,因为斜顶会碰到头,而且斜顶很低,也就一米左右的高度,可是面积不小,用来放粮食等杂食却非常的好。

  范桂菊从阁楼上下来,再看了一圈,已经刷白的屋子,怎么看怎么派头,不得不说,这屋子真是舒服。就是住在农村,也会加分。

  再看屋子的结构,大厅是两扇高高的木板门,跟堂屋的门一样。这里应该是会客的地方,右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间小书房,还有一部分是厨房连着餐厅,不过这厨房是开放式的厨房,所以看上去厨房、餐厅和客厅都很大。

  左边是两间分别带阳台的卧室,阳台上可以晒衣服,而阳台的朝阳就是旁边柯父柯母住的那栋房子,本来那栋房子的那个位置是一间杂物房,可是柯父柯母为了一眼能看到儿子家,所以把那间杂物房给拆了。也就是成了新房子的阳台对着老房子的院子,中间没有阻碍物了。

  所以看上去,还是一家人。

  柯母看着范桂菊眼中的喜欢,心里非常的得意:“这屋子啊,是我儿媳妇设计的,对对,就是叫设计,城里人嘛,喜欢的肯定和我们乡下人不一样,我儿媳妇有见识。”

  范桂菊:“……”有心想挑刺,也挑不出个刺来。再说了,她是媒人,讲究和气生财,而且也知道柯母的性格,所以也不会挑刺。“这房子看着的确好,看样子这个儿媳妇是娶对了。那景阳的婚事落到哪一天啊?”

  柯母道:“这孩子房子造好还没回来过呢,不过我给他们部队打了电话,他如果没有出任务的话,这几天应该能回来结婚,结婚的日子还得看他什么时候回来。”以前结婚的日子还得挑什么吉日,现在破除封建不信那一套,所以什么时候都能结婚,就看儿子什么时候回来。想到这个,柯母又想到了于笑,这房子造好了,儿媳妇还没来看过呢。所以等她打扫好房子,得去一趟凹子山。

  她儿媳妇于笑此刻正在接待客人呢。

  “崔大姐,您怎么来了?”于笑正在地里头,听到有人找她,抬头一看,竟然是招待所的崔梁来了。

  崔梁是骑自行车来的,从城区骑到凹子山,可真是累死她了:“妹子啊,总算是找到你了,这地方够偏的。”

  于笑跟宋母打了招呼,就上了岸边:“可不是偏嘛,不仅偏,我们这边还没通电。”大丰公社有通电的地方,但是像凹子山、范家沟这种车开不进来的地方,都是还没通电的。交通不方便,总不能让电力局的人走进来给大队通电吧?“崔姐,你今天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崔梁也不啰嗦:“你年前托祈叔的事情下来了,就是现在有点变化,可以把你安排去国营饭店收钱,但不是城区医院的国营饭店,是一家新建的国营饭店,在南部城外区。这南部城外区别的没什么,就是距离这里有点远。”

  于笑道:“远没什么,我不怕远。”越远越好,她才不喜欢距离这里太近的地方。

  崔梁:“还有一件事,你这岗位的由来,按理说,我们本地人那么多,这岗位的分配也分配不到你这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个于笑认同:“是。”虽然她当时为了工作送了祈叔一张电视机票、一张手表票。但的确,两张票就能搞到一个国营饭店的工作,那也太容易了。“崔姐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崔梁:“那行,我就直接说了,你这个工作呢,本来是主任的亲戚定下的,主任看在电视机票的份上,可以把工作给你,但得算你买的,你得给卖工作的钱。当然,这是私下的操作,流程上,你是按照招聘走的流程。”其实相当于走后门。

  于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我懂,崔姐觉得我给多少钱合适?”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

  崔梁道:“三百块吧。”当然,这样一个工作三百是不够的,但是于笑的电视机票给国营饭店的主任,那主任用票走了关系,所以也大方的把工作给了于笑。

  于笑:“那好,我会准备好钱,太谢谢崔姐和祈叔帮我准备这些了。”

  崔梁摆摆手,她家里两口子都有工作,孩子还小,所以这工作她也用不上。如果自己需要的话,自然也不会便宜外人了。“那你今天有空吗?跟我一起去办一下手续?刚好我载你去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