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锦衣杀第16节(2 / 2)


  “哦。”王言卿默默应了一声,“好像也没有高很多。”

  这双靴子特意加厚了鞋底,王言卿穿上后高了一截,但和陆珩的身高相比还是差很多。王言卿换上毛茸茸的衣服,就算她天生体态修长,被裹成这样后也有点圆润了。王言卿捏了捏自己腰部的衣服,低低抱怨:“这样看好胖啊。”

  陆珩拿来暖炉,放到她手中,不紧不慢扫了她一眼:“胖什么胖,好看重要还是暖和重要?”

  陆珩一凶,王言卿也不敢说话了。陆珩让她抱好暖炉,一起往屋外走去。

  一出门,寒风迎面灌来,王言卿都被风顶得踉跄了一下。陆珩及时站到前面,挡住呼啸的夜风,拉着她往前走。王言卿感受着体内暖烘烘的热量,发现二哥骂得对,暖和比好看重要多了。

  有陆珩领头,一路上根本没人盘问。路上陆珩大概给王言卿说了梁彬的身份资料,王言卿一一记下,问:“二哥,我需要注意什么吗?”

  “什么都不需要注意,你和普通人不一样,锦衣卫那些刑讯技巧对你而言根本没用。你按照自己的直觉审问就好了。”陆珩淡淡道,“保定府狱卒出现疏漏,已经被梁彬知道底线了。再怎么坏都不会比现在更差了,我会陪你一起进去,你放手去做,不必担心把案子搞砸。”

  王言卿点头,听到陆珩也在,心里多少安定下来。牢房的人看到陆珩带了个女人过来,脸上又惊又疑,陆珩静静扫了他们一眼,语气不怒自威:“开门。”

  狱卒行礼,赶紧开门。迈入地牢后,温度明显阴冷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常年不见天日的潮味,不知道是血还是水。王言卿不去想气味的来源,亦步亦趋跟着陆珩,往关押梁彬的牢房走去。

  保定府和京城不同,大牢里没关多少人,梁彬家又是锦衣卫又涉嫌命案,便是此刻保定府衙最重要的犯人了。他的牢房前围着许多人,碍于陆指挥使没交待,这些人不敢轻举妄动。等听到狱卒禀报陆大人来了,众人赶紧迎过来,争相行礼:“陆指挥使,刑具已经准备好了,您看接下来要先上哪个?”

  王言卿跟在陆珩背后,听到这话牙抽痛了一下。她早就知道锦衣卫横行无忌,目无王法,最擅长严刑逼供,但听到和真实见到,冲击感完全不同。

  陆珩看起来倒很习惯,他刚才说锦衣卫的刑讯技巧不适合王言卿,并非随口哄美人开心,而是真的。锦衣卫的审问技巧总结起来就一个字——打,这样做确实解决了十分之九的麻烦,但也有少部分情况,怎么打都无法奏效。

  王言卿,就是这剩下十分之一。

  陆珩没有发话,而是转身,静静看向王言卿。他的目光从容幽深,充满了无声的信任,王言卿受到鼓舞,说:“不能打。”

  众人一直心照不宣地忽略指挥使身后的女子,没想到这个女人不避让,竟然还主动说话。几个锦衣卫百户、校尉相互看了看,不甚乐意地看向王言卿:“为何?”

  陆珩没说话,但他站在王言卿身边,就是她无形的底气。王言卿没有被这些人的眼神吓退,说:“我自有安排。把刑具都撤走,人也不要围太多,我单独去见梁彬。”

  第23章 审问

  不上刑,还让所有人都离开?一个校尉没忍住,说道:“梁彬嘴很紧,咬死了不肯说。把刑具撤下去,越发问不出实话了。”

  “是啊。”另一个人轻声应和道,“从来没有这种审问办法。”

  王言卿知道自己是生面孔,又是女子,磨破嘴皮这些人都不会听。她看向陆珩,陆珩面色不变,说:“按她说的做。”

  好几个锦衣卫脸上有愤懑之色,然而他们再不服,也不敢不听陆珩的命令。他们去牢房里面搬东西,王言卿站在路口,看着一件件颜色发黑、阴森恐怖的刑具从面前经过。她都不敢想这些是做什么用途,忍耐地避开眼睛。

  陆珩站在旁边,脸色无动于衷,仿佛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最后一个锦衣卫出来了,他飞快瞥了王言卿一眼,对陆珩抱拳:“指挥使,里面都安排好了。”

  陆珩“嗯”了一声,低头问王言卿:“卿卿,你一个人进里面可以吗?用不用我陪你?”

  王言卿摇头:“不必。梁彬不认识我,却认识你。他知道你是指挥使,心里有防备,有些话不会说的。我自己进去就够了。”

  既然王言卿说不用,陆珩也不再坚持。他点点头,说:“我就在外面,如果情况不对,立刻喊我。”

  王言卿应好。她没有在乎旁边明显怀疑她的视线,静静朝里面走去。等人走后,锦衣卫走到陆珩身边,一脸欲言又止:“指挥使,梁彬是千户家里出来的,心思缜密,聪明狠毒,见识比普通人强多了。她进去问话,会不会反而被梁彬套出消息来?”

  陆珩不置可否,他抬眼,视线无声落到前面那个窈窕背影上。大牢里阴风阵阵,墙壁上的火把时明时暗,火光从他的侧脸上掠过,一半白皙如玉,另一半隐没黑暗,宛如鬼魅。

  陆珩声音轻飘,问:“暗室准备好了吗?”

  属下点头:“兄弟们已经准备好了,请指挥使移步。”

  陆珩随意撩了下曳撒,大步朝暗室走去:“到底谁套谁,就看她了。”

  大牢里阴沉昏暗,隐藏着许多密室,有时候通道上看着没人,其实暗室里可以看的一清二楚。梁彬的牢房,就属于能被暗室监视的地方之一。

  陆珩走入暗室,下面人见了立刻殷勤地搬来座椅,陆珩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要多事,自己缓慢踱步到暗窗前。

  此刻窗外,王言卿正拉开梁彬的牢房门,轻手轻脚进入。刚才锦衣卫撤去时打开了梁彬牢房的锁,王言卿只要一拉就能打开。

  角落里靠坐着一个人,他手脚被烙链锁着,垂头坐在草堆上,即便听到有人进来都没有抬眼。在牢里待了一天,他的形容快速憔悴起来,脸上还有淤痕,应当是梁文氏自尽前,被锦衣卫审讯留下的。

  王言卿进门,环视了一眼牢房里的环境,说:“这里可真冷,那堆茅草能御寒吗?”

  牢房里骤然响起女子的声音,梁彬抬头扫了一眼,看到是王言卿就又垂下头,一副兴致缺缺、拒不配合的样子。王言卿被忽视了也不恼,她在牢房里走了两步,看到墙角结着冰,隐约还有老鼠洞,空地处留着一张扶手椅,是之前锦衣卫逼供时放下的,因为王言卿要进来,他们就没有搬走。

  幸亏她穿了厚底靴,要不然她肯定站不住。王言卿这样想着,开口道:“你应当知道,你的母亲已经自缢了。”

  听到这话,梁彬终于有反应了。他抬头,眼睛通红,下颌紧紧绷着,麻木又凶狠地问:“你是替他们来奚落我的吗?我已经说过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奚落?王言卿不言语,心想这个词用的很有意思。她笑了笑,坐在旁边的木椅上,双手交握放在膝盖上,放低视线,尽可能和梁彬对视:“你母亲的事我很遗憾,节哀。”

  梁彬脸颊上的肉抽了抽,似乎以为这是什么新型折磨方法,先找个女人让他松懈,然后再动用酷刑。梁彬撇过脸,依然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而王言卿并没有急着问案情,反而一副邻家姐姐谈心的模样,和梁彬说道:“你们母子感情应该很好吧。听人说,你小时候聪明伶俐,学什么都快,四岁会背千字文,五岁就能背几百首古诗,这是真的吗?”

  梁彬一脸惊异,显然不明白王言卿在做什么。这时候身后传来敲门声,王言卿回头,见木栏外站着一个锦衣卫,他手里捧着一个锦垫,对王言卿抱拳,说:“王姑娘,卑职刚才搬东西时,忘了给您准备坐垫。”

  王言卿站起身,有些惊讶地说道:“多谢。”她想从锦衣卫手中接过东西,但锦衣卫避开她的动作,垂着眼睛道:“不敢劳烦姑娘动手。姑娘请继续。”

  锦衣卫将王言卿的座椅铺好,四角都牢牢实实压住,便施礼退下。王言卿坐在加厚许多的座位上,果然感受不到凉意了。虽然没有证据,但王言卿下意识觉得,这是陆珩吩咐的。

  他怎么知道她坐在冰凉的椅面上,他能看到?既然能看到又何必大动干戈,她坐在椅子上,又没坐在地上,这么一会功夫怎么能受寒?

  王言卿脑海里思绪纷乱,对面梁彬也以一种诧异的眼神盯着她,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什么药。王言卿很快收起心思,再次集中注意力,盯着梁彬问道:“你既然这么有天分,为何没去读书科考呢?”

  大明文官和武官是两个体系,文官从小读书,考中了功名才能入朝为官,而武官则是世袭,父亲是将军,儿子就是将军,父亲是兵卒,儿孙长大后也是。

  梁彬和陆珩一样,都是锦衣卫世家,只不过梁家不及陆家传承久远,职位也不及陆家高。但出身锦衣卫,并不代表不能走文官的路子了,只要能通过科举,一样可以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