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三章出师表!

第二十三章出师表!

结果冰块弄来,加上井水,一泼下去,张星彩被惊醒,一惊醒,想要坐起来,一用力竟然把孩子生出来了,然后众人大喜,把孩子拿出来,剪断脐带,然后照着屁股就是两巴掌,孩子这才娃娃大叫。

稳婆大喜:“陛下!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生的是个龙子!”

刘禅得了儿子,自然高兴了,取名刘谌,历史上的那个七子北地王,也是刘禅众多儿子中,唯一一个有才能的儿子,所以刘禅用了这个名字。

不过张星彩下面让他剪了个口子,刘禅想了半天,让人找来鱼肠线,又给缝上了,反正他也不知道这样管不管用。

但是在后世的时候,有听哥们说过,那些哥们基本都结婚生子了,所以就和刘禅说过,关于生孩子,顺产有个侧切的问题。

所以提醒刘禅,赶明自己找媳妇,如果生孩子,一定要选择剖腹产,宁可在上面挨一刀,也不要在下面挨一剪子,因为表示影响生活。

其实到底影响不影响,没人知道,但凡女人生了孩子,都会变的松一些,而女人为了掩饰,男人为了找借口,都把原因归咎道那条口子上。

刘禅原来听说,是用蛋白质做的线缝合,然后长好了就行了,一般都不会出问题的。但是这年头哪里有蛋白质,只好找来鱼肠线,当然都是消过毒的,而后刘禅怕会发炎,感染。让张星彩,勤洗勤换,并且吃了一些可以消炎的药。

至于孩子的喂nǎi问题,自然让nǎi娘去做了。刘禅又生了个儿子,大家都来祝贺,不过刘禅那套吓人的技艺,却在医生大夫之间传开了,个个觉得刘禅简直是天人。

其实以前人家生孩子,也有过撕裂的,只不过都没有缝合,刘禅还是第一个敢这种事情的,刘禅这套技艺传开之后,太医中就有人开始尝试了,时间久了,竟然促进了整个蜀国医学界的发展。

刘禅这边得了一个儿子,高兴了没几天,就开始处理各种事情。一个是赵云和魏延传来的,两人闲着没事去了趟羌中。

原因很简单,诸葛亮对待四方少数民族的办法,一般都是以和为主。羌族和蜀汉的关系也比较好,但是难免没有一些对蜀汉不屑的人。

当时的羌中大王也就是宗教首领“许”,和蜀中关系非常好,可是羌族毕竟分为五部,其中有两部,对蜀汉一直不感冒,反而更加亲近曹魏,甚至一度想到夺权。

所以羌族首领“许”得知后,就派人给蜀汉方面送信,刚好魏延接到刘禅的密旨,让他没事就打压一下,所以就和赵云商量,留下吴懿和吴班守汉中,打算去一趟羌中。

因为蜀国的马少,只有汉中才有一支骑兵,不过也只有三千人,这还是当年马超留下的。后来归马岱统领,因为去羌中需要骑马,所以只能把马岱叫上,赵云的两个儿子,赵广赵统,早已经成年,在梓潼当官。

赵云临走的时候,刘禅说让赵云把自己两个儿子带着,好好磨练一番,将来好成大事。赵云一想也是,对比关羽和张飞的儿子,自己的两个儿子,几乎就没什么用处,带着磨练一番也好。

所以一行五人带着三千西凉高头大马,一路杀往羌中,结果得到“许”的欢迎,两人在“许”的招待和介绍下,把事情弄明白了。

就决定去会会这两个部落,结果就把这两个部落打的溃不成军,抢到牛羊无数,人口十几万,都分给了其他几个部落,但是两个部落首领却跑了,跑进了天水城。太守马遵命姜维和梁绪出城相救。

魏延和赵云就退回去了,然后和“许”痛饮一番,又说了大汉的皇帝,如何如何当他们是一家人,千万不能做那种反复的小人,就这样赵云和魏延,带着“许”送的羊群和一些良马返回了汉中。

刘禅得到消息,还是蛮高兴的,不过听到奏折中提到姜维,还是很激动的,毕竟姜维后来成为蜀国的顶梁柱了,虽然蜀国后来的灭亡,多半与姜维十次北伐,消耗国力有关。

但是姜维的才能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蜀国自诸葛亮死后,就没有几个有能力的人了。所以刘禅决定,如果诸葛亮要北伐,还是允许的,因为需要诸葛亮抓住姜维,然后带回来可以自己用。

历史上对姜维的做法看法也是不一的,有说好的,也有说坏的,但是姜维是三国中后期的一员智将,绝对不为过。

首先姜维的文学造诣很不错,虽然他在领兵打仗这方面,要比钟会、邓艾还有陆抗差一些,但是在智谋上,绝对不输任何人,另外姜维的武艺十分了得,估计中后期,除了邓艾就没人是姜维的对手了。

邓艾姜维是比不过了,纵观整个三国,邓艾都是高手,可以说,邓艾是整个三国中,综合实力最为强悍的,无论是领军打仗的能力,还是武力值,或者说智谋,甚至政治层面都是极其高的,综合下来几乎无人能及。

但是关键邓艾是人家的,抢也抢不过来,所以能抢一个是一个,这是刘禅的想法。

刘禅自从罢免了诸葛亮,几乎天天忙忙碌碌的,等到二零六年十一月份了,已经是冬天了,就在同一天里,一个早上,一个中午,分别诞生了两个婴儿,一个是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另外一个是蜀汉的长公主,刘若雪,这是刘禅给取的名字,刚好那天下雪,刘禅对身边的人说,赶明自己的女儿就像这雪花一样,纯洁美丽,因此得名刘若雪。

众人自然说好了,结果真被刘禅言中了,刘禅也当即宣布,给诸葛瞻和刘若雪两人定下婚书,只要长大就给两人完婚,另外诸葛瞻一出生,就被刘禅封了官,骑都尉。

历史上诸葛亮有过对诸葛瞻的评价,成熟太早,太聪明难成大器,就像孔融似的。不过这个刘禅不在乎,因为自己在,什么都改变了,这些肯定也会改变的,再说历史上,诸葛瞻还是很有才能的。

当然了主要表现在,书法绘画方面,至于领兵打仗、治理国家,还有谋略方面,都表现的平平,虽然平平,但是在三国后期,也算难得的人才了。最主要的是,诸葛瞻和自己儿子诸葛尚愿意战死也不投降,这就说明他们忠烈,只要忠烈,不管才能如何,刘禅都喜欢。

很多人对刘禅拜诸葛瞻骑都尉,表示反对,而且诸葛亮自己也反对,但是被刘禅驳回了。除此之外,刘禅又加封了诸葛乔的官职。大家也看出来了,估计刘禅又要重新启用诸葛亮了。

果然春节一过,刘禅连下三道圣旨,为诸葛亮平反,官复原职,追加食邑两百户。诸葛亮重新担任丞相之职,朝廷中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自然是诸葛亮的支持者,这忧的就是那些反对诸葛亮的。

其中李严就是最主要,李严当时在永安得知诸葛亮被罢免了,高兴的连鞋都忘穿了,心想诸葛亮被罢免了,论才能,论地位,论资历也只有自己才能担任丞相一职,就天天在家里等刘禅的圣旨,结果等了一年了也没看到圣旨,最后怀恨在心,这个时候好友孟达给李严写信,隐晦地诱降李严。

李严故意把这事宣扬出去,陈到知道了,就给诸葛亮和刘禅上折子。刘禅看着头疼不已,最终决定加李严的官,加为太子少保,从一品。官职改革之后,李严已经是正二品的武官了,正二品的武官,如果放在现在,可以说是大军区的司令员了,可是李严还不满意,就想回成都,诸葛亮既然是丞相,那你封个右丞相总该行吧,不过刘禅还是没有随李严的意思。

而李严呢?真心想到反叛么?自然不是,只不过他的性格使然,他为人狂傲,一般人看不起,就和魏延差不多,对权力的欲望又很大,所以才一直找事。这点魏延比李严做的好,魏延对权力,没那么大的欲望,只要让自己上战场就行了,只要下面的人看到他,喊他一声老大,他就满足了,魏延说白了就是虚荣,可李严实实在在要的是权力!

权力这种东西,诸葛亮不愿意给,刘禅更不愿意给,虽然给李严加了官,但是也警告李严,再不老实,让他去江州养老,李严这才安静下来。

诸葛亮复出之后,刘禅就对诸葛亮说道:“相父,下面看你的了,我管了一年都快累死了,下面你来,我好好休息休息!”

诸葛亮只是笑笑,不再说话,然后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处理了所有的事情,一些刘禅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也都指出来了,另外南州的第一批迁徙完成后,也都稳定下来了,第一年水稻熟了两季,产了不少粮食,还有南州蛮族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农耕或者经商的生活中了,也有不少人开始送孩子去学堂读书了。

这些都是好的迹象,诸葛亮感叹刘禅的改革决定是中兴之道。可是时间到了四月份,诸葛亮突然召集大臣,开会商讨北伐之事。

很多人看到改革已经出现了成效,就想要阻止诸葛亮北伐,希望诸葛亮等上十年二十年,等到国力强大的时候,一举拿下中原,可是诸葛亮根本就不听,其实阻止的人也是刘禅安排的,刘禅现在也处在矛盾时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支持。

但是一切都改变不了,诸葛亮最终还是上了出师表,刘禅知道诸葛亮这一走怕是就回不来了,虽然同意了,可是异常伤感,足足送出诸葛亮一百里,最终拉着诸葛亮的手道:“相父,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北伐之事不急在一时,如果受挫,便回成都来,我们一起治理国家,总是有机会的!”

诸葛亮没有说话,刘禅看到诸葛亮身后的张苞和关兴有点担心。因为这两个人,一个马失前蹄摔死了,一个病死了。

这可是两员猛将,勇武过人,都继承了关羽和张飞的勇猛,所以他们如果死了,很是可惜,所以刘禅也叮嘱他们俩,就是多加小心,不要太急于表现,刘禅记得张苞是第二次北伐的时候摔死的,而第一次诸葛亮失败了,自己还贬了官,所以只要听到诸葛亮败了,就决定下旨把这两人召回来。

而他们两人因为早死,所以后代的能力也差了很多,按照刘禅的想法,如果不是早死,估计还能培养出一些猛将,才有刚才那个决定。

另外刘禅知道关兴最近得了一个儿子,就说道:“二哥,朕听闻,你新近喜得一子,朕的李昭仪刚好也有喜了,若是生了个女儿,就让他们成亲!”

关兴自然满心欢喜了,张苞两个妹妹都在宫里,一个皇后,一个贵妃,又都给刘禅生了孩子,一个是嫡长子,将来的皇帝,一个是长公主,刘禅对张家的喜爱自不必说。

而自己关家,几乎一直遭受厄运,现实父亲兵败被杀,大哥也被杀,然后就是刘备死了,刘禅继位。刘备在的时候,对关家自然喜爱的很,可是刘禅上来,除了上次凯旋回来,加了官,就没有其他表示了,现在说要把公主嫁给自己的儿子,自然表示对关家的亲近。

关兴下马谢恩,刘禅给扶了起来,诸葛亮终于还是走了,刘禅又要独自扛着这么大一个国家了,远远目送他们消失,刘禅这才打马回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