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6章(1 / 2)





  “在的,谢七郎里面请。”

  衙役一路陪着笑,引谢廷筠到了荆彦办公之处,然后敲了敲门,恭谨道,“荆司直,谢七郎找您。”

  荆彦正在案前整理卷宗,听到声音抬头一瞧,见是谢廷筠,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迎了上来。

  引路的衙役朝两人行了个礼,退了回去。

  荆彦四下看看,见周围无人,拉着谢廷筠在长几前坐下,压低了声音道,“谢七郎怎么过来了?”

  “长帝姬的案子,有什么进展吗?”

  荆彦叹一口气,低沉着嗓音道,“暂时还没有,不过……听说明日冯寺卿便会在早朝上问高……主上的意见。”

  “那他有何建议?”

  荆彦神色暗了暗,抬头望谢廷筠一眼,才迟疑着道,“恐怕是……凶多吉少……”

  谢廷筠心中一紧,忙追问道,“怎么说?”

  “听说帝姬府和四皇子府的人,无论男女,都会被发配到边关去。”

  谢廷筠目色一沉。

  男子发配边关是为充军,那女子……

  他握紧了拳头,心中一阵恨恨,恨不得立马就飞到监牢中将叶衣衣救出。

  看着谢廷筠阴沉的目色,荆彦微微一惊,压低声音劝道,“谢七郎,现在情势紧张,牢中把守森严,你切莫轻举妄动。”

  “可是……我难道就坐在这里什么也不做,眼睁睁地看着她被推入火坑么?”谢廷筠咬牙切齿道。

  谢廷筠对叶衣衣的情愫,荆彦自是看在眼里,也知道他话中的她指的是叶衣衣。闻言沉吟片刻,开口道,“如果谢七郎真的想冒险将初云宗姬救出,我想,倒不如在路上动手。”

  谢廷筠一听,顿时眼睛一亮,一眨不眨地盯着荆彦道,“你也主意了?”

  荆彦勉强笑笑,“主意倒是有一个,但是也不一定可行。”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谢廷筠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用眼神示意荆彦继续往下说。

  “出了建邺,押送的士兵心理上会放松些许,等到初云宗姬落单的时候,再神不知鬼不觉将其救出便可。”

  “可是……她是宗姬,势必是重点看管的对象,怎么会有落单的时候?”谢廷筠皱了眉头问道。

  “这就需要初云宗姬的配合了。她若说要出恭,那些士兵总不可能太过为难她吧?就算有人看着,也不过一二人,要解决他们自然是易如反掌的事。”

  谢廷筠眉头紧锁。

  荆彦这办法,的确不是万无一失的主意,若想成功,怕是一半得靠运气了。可如今到了这个地步,也没了其他法子,倒不如权且一试放手一搏了。

  这么想着,他点点头,“监牢里可允许探监?”此计若想成,叶衣衣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那自己势必要去一趟监牢通知到她。

  荆彦点点头,“她们不姓公仪,除了把守森严一些,其他各方面倒是同普通囚犯无疑,自然是允许探监的。但是……”他抬头看一眼谢廷筠,“我觉得,通知初云宗姬一事,需另找一人。你想,若你成功救出初云宗姬,主上势必要派人追查,到时查出你曾去探过监,很难不怀疑到你的头上来。”

  “那依你的意思是,找谁去好?”他神情黯了黯,“我并没有多少可以信任之人。”

  “有一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谁?”谢廷筠眸色一亮。

  “萧家女郎萧染。”

  “萧染?”谢廷筠略有迟疑。他知道萧染和重华帝姬交好,也因此同叶衣衣熟识了。只是,此事到底要冒风险,贸然将无辜之人拖下水,并不是他的首选。

  “我得到消息,今日早些时候,萧家女郎刚去探过初云宗姬的监,给她送了些吃食去。等到了初云宗姬出城的前一日,谢七郎请萧家女郎再去探望一趟初云宗姬,悄悄把你的计划透露给初云宗姬。就算事后查起来,萧家女郎和初云宗姬本就交好,临行前去告个别也是无可厚非之事。”荆彦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

  原本还有几分顾虑的谢廷筠听到后面,疑色渐舒,赞同地点点头,沉吟道,“嗯,荆司直说得有理,那么明日我便去请萧家女郎帮忙。”

  主意打定,谢廷筠心神微定,看向荆彦道,“多谢荆司直的锦囊妙计!”

  荆彦微微一笑,摆摆手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他顿了顿,神色微黯,“九郎于我有知遇之恩,谢七郎是九郎的朋友,我自然会尽全力相帮。不知谢七郎最近可有九郎和重华帝姬的消息?”

  听到秦默和公仪音的名字,谢廷筠眼神也幽深了几分,摇摇头道,“他们如今身在北魏,要传回消息来谈何容易。”

  “对了。”他抬眸看向荆彦,“大家都知道你与熙之交好,你如今在延尉寺可还好?”

  荆彦苦笑一番,“此事说来我也觉得奇怪,也不知主上依旧留我在延尉寺中是何用意。不过也许是我位卑,主上并没有注意而已。”

  谢廷筠有几分担忧,“我总觉得有几分不安,荆司直有没有想过辞去司直的职位?”

  荆彦摇摇头,“也不怕谢七郎笑话,荆某出身贫寒,家中还有老母要赡养,若辞去这个职位,家中怕是难以为济,只能暂时走一步看一步了。再者,我若在延尉寺中,有些消息也能及时知晓。”

  “那你小心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谢廷筠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担心地叮嘱了一句。

  又问了些情况,谢廷筠惦记着营救叶衣衣的计划,便起身告辞。

  *

  翌日早朝。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高琼身边的内侍拉长了嗓子道。

  “陛下,微臣有事启奏。”一人出列,正是延尉寺寺卿冯铭煊。

  “冯爱卿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