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7章 各怀鬼胎(2 / 2)

宋清欢起身走至窗旁,见窗外秋风凉凉,卷起地上的落叶。天上的太阳被层云遮住,阴沉沉的模样,仿佛随时有可能下雨。

她神情微凛,直觉在沈初寒来之前的这一个月,日子,怕是不会太平静。

心神不定中过了一日。

第二天,宋清欢担心的事到底还是发生了。

午时,阿祯匆匆来了瑶华宫,面上神情已是不好,眉头紧皱。见了宋清欢,她语声喑哑道,“殿下,重锦姑姑还是没有回来。”

宋清欢目色微沉。

昨日回来之后,她也命玄影在宫中秘密探查了一番,却并未找到重锦的踪迹。

心底蓦地一凉。

这么说来,重锦当真失踪了?

宋清欢唇角紧抿,沉默一瞬,终是沉沉开口,“阿祯,你速速回去,将此事报与父皇知晓。”

重锦一夜未归,不管是主动离开还是出了什么事,都不是什么好的征兆。她与重锦的关系不能暴露出来,眼下,只能通过父皇去找人了。

阿祯见她神情冷峻,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朝宋清欢告辞后匆匆离开。

*

四国间,夺剑大会结束后,有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只是,这表面上的平静很快被一则惊天要闻给打破——

聿国竟给昭国下了国书,国书中,请求继续执行聿国睿王宋暄和昭国五帝姬君熙的婚约,迎娶君熙至聿国为王妃。

消息一出,举世哗然。

原因无他,只因这国书下得太匪夷所思。

其一,人人皆知君熙乃皇子身份,国书中,却称其为五帝姬。

其二,从未听说过睿王宋暄和君熙有过什么婚约。

其三,就算宋暄和君熙间当真有过婚约,可他既已死,这婚约,就理应废除才是。聿国如此行事,难道不是在羞辱昭国?

可出乎意料的是,昭帝却破天荒的同意了。

夜间风凉,昭帝沐浴过后,坐在寝宫中批着奏折,气息沉郁,看得出心情不大好。

这时,殿外有内侍通报——

“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昭帝眉头一皱,正准备叫人打发了皇后下去,忽的又抬了头,冷声道,“让她进来。”

内侍应声退下。

不多会,一袭轻薄宫装的皇后便出现在了殿门口,神情雍容华贵,眸光在上首的昭帝身上一扫,娉娉袅袅地走了上来。

“臣妾见过皇上。”

昭帝从面前的奏折中抬了头,看向皇后,神情清冷平淡,“皇后怎么来了?”

皇后抿了抿唇,“臣妾担心皇上的身子,所以过来看看。”

昭帝冷冷地讥笑一声,“朕的身子有什么好担心。”话虽这么说,却还是冲皇后招了招手,“上来吧。”

皇后福身应了,身姿婀娜地走到昭帝身旁坐了下来。她虽已三十多岁的年纪,那张脸,却仍保养得如同二八少女一般,只是眼底到底侵染了风霜,再也不复最初的澄澈。

“皇上,您消消气,为了此事而气坏了您的龙体,不值得。”皇后柔声劝慰。

听到皇后说起这话,昭帝面上神情愈冷,“朕倒是没想到,楼暮雪竟然如此胆大包天,赶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做小动作。”

皇后眼中波动了几许,依旧温和柔婉,“楼修媛委实胆大包天了些!还有五皇子……五帝姬,也着实让臣妾吃了一惊。谁能想到,就在臣妾眼皮子底下长大的皇子,竟然是个帝姬身份。”

昭帝冷哼一声。

此事传出去委实是丢他脸面,只能装作早知君熙的女子身份。若依着他平常的脾性,早该将楼暮雪和君熙治个欺君之罪方才泄恨。

可聿国的国书一下,却让他不得不断了这个念头。

随聿国国书一起来的,还有昭帝的一封信。信中说,他知道宋懿和宋暄的死与昭国脱不了干系,如今君熙腹中怀了宋暄的骨肉,如果他不想两国交恶,便将君熙尽快嫁到聿国来,否则,昭国定然讨不到什么好处去。

偏生在这个时候,北境告急,凉国竟然也来掺和一脚,屯兵边境,蠢蠢欲动。

如果他拒绝了聿国的请求,就立马处于一种腹背受敌的状态。因夺剑大会之故,三国都损失了皇子帝姬,面上虽不好怎么说,心底却早已对昭国怀恨在心。这个节骨眼上,他不能主动挑起与聿国的风波。

所以,尽管心中恨恨,却还是得按照聿国所要求的,同意了他国书上的请求,以完成婚约的名义,将君熙尽快嫁往昭国。

即便如此,却并不代表他会放过楼暮雪。

虽然暂时杀不了楼暮雪,但待此事平息下去,他定要寻个错处将楼暮雪打入冷宫才是。

兀自想着心事,气息已是沉郁阴鸷。

皇后瞟一眼昭帝,眸色一转,柔软的身子贴了上去,素手捏上了昭帝的肩膀,在他耳旁吐气如兰,“皇上,夜深了,就不要想这些烦心事了。不如……臣妾伺候您早些就寝吧。”

却不想,昭帝看都不曾看她,伸手拂开她搭在肩上的手,语声冷淡,“皇后先回去吧,朕还要先看完这些奏折。”

皇后脸上堆出的笑容一僵,眼神冷了冷。

昭帝却不再理她,自顾自看起面前的奏章来。

皇后恨恨地一咬牙,虽不甘心,却也不敢再说,悻悻起身,朝昭帝一福,“那……臣妾先行告退了,皇上早些歇着。”

昭帝头也未抬,摆一摆手,“去吧。”

皇后步履沉重地走出了大殿,脸上覆一片霜寒之色。

待她的身影消失不见,昭帝抬了头,“啪”地合上面前的奏章,眼底满是不郁和烦躁。静坐片刻,他起身,拂袖朝内殿走去。

进了内殿,昭帝遣退众人,走到书架旁的那个落地汝窑大花瓶前,伸出手将花瓶一旋,只听得一声“轰隆”的声响响起,原本堆满了书的书架突然朝两侧分开,露出里头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来。

昭帝眼中闪过一抹奇异的色泽,抬步跨进了洞口。

书架又应声合上。

窗外,一轮明月当空,正是十五,月正圆,夜风正凉。

*

因为君熙来聿的婚事,和宋清欢与凉国和亲一事,整个聿国皇宫忙得不可开交,而重锦失踪的事,便这样掩埋在了诸多“更重要”的事中。

聿帝虽然派了人四下去搜寻重锦的下落,但毕竟重心不在这之上,负责搜寻的羽林军四处便寻无果,便也只得作罢,对外只称太卜令大人需要闭关修炼,短时间内无法见客。

巫女和巫司在宫中本就是独立的存在,因此,重锦的失踪,并未引起多少风浪。只有宋清欢察觉出了此事的不对,私底下也派了人四处搜寻,不光在皇宫,就连整个建安城都搜遍了,可并未找到任何关于重锦的线索。

她仿佛就这么一夜之间凭空蒸发,细细想来,总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宋清欢尚未从重锦失踪的消息中回过神来,朝中,却又有了新的动态。

朝中元老,国丈魏嵘主动辞去太尉一职,只言年事已高,没法再担此重任。聿帝怜其劳苦功高,准了他的请辞,另赐黄金千两,以示嘉奖。

另外,还替太子宋琰赐了婚,定魏家旁支嫡女魏芊语为太子正妃,择吉日完婚。

人人皆道魏太尉主动辞官打消了皇上对魏家的忌惮,原本迟迟没有着落的太子婚事,在魏太尉辞官后立马尘埃落定,选的还是魏家女。

可——

不过三日,皇上却又另下了一道圣旨。太傅之位,由前几日调回京中的镇北大将军宁腾跃继任。

圣旨一下,朝中顿时炸开了锅。

宁家和魏家不和已久,皇上这是刚给魏家吃了颗甜枣,便又给了个巴掌过去啊。如此帝王权术,实在令人咋舌。

但不管如何,时间一天天流逝,离沈初寒来建安接亲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出乎意料的是,太子的婚事,竟然定在了沈初寒来建安后的第三天,这架势,分明就是想让沈初寒和宋清欢参加了太子的婚宴再走。

宋清欢不知聿帝心中打的什么算盘。

这段时间,聿帝一系列的雷霆手段已经让她看清,他终究还是那个铁血手腕的君王,所谓父女亲情,那都是建立在自己对他利益无损的情况下。

这日,她正在殿内收拾着要带去凉国的东西,见流月抱了一物出来,行到她跟前问道,“殿下,这架箜篌要带去吗?”

宋清欢循声朝她怀中的箜篌望去。

这架箜篌,还是当初为了在父皇生辰宴上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特意央了重锦姑姑找人做了把同“莲音”相似的箜篌来,此时见得,只觉恍如隔世。

宋清欢起身接过那架箜篌,抱在怀中调试了几个音,目光落在凤尾雕刻着的那朵栩栩如生的白莲之上,忽的,不知想到了什么,脸色顿时一僵。

------题外话------

这张埋了个梗,姑娘们睁大眼睛仔细瞧着哦~

恭喜酒酒童鞋升为夭夭的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