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奸细上钩了(2 / 2)


「倭国对外的贸易,更是被他几乎垄断,不少大名甚至对其送礼上贡,丝毫不敢怠慢,俨然将之当成强大君王对待,如何不是最大的威胁呢?」

….

李天宠听得面色剧变:「此言当真?」

胡宗宪不好说,这些情报是朝鲜商人提供,但先生既然如此笃定,他也毫不迟疑地点头:「八九不离十!」

李天宠想到明军的战斗力,第一个念头是:「能否安抚?」

胡宗宪道:「朝廷想要安抚汪直,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开海禁。」

李天宠摇头:「绝无可能因为一商贾而开海禁!」

胡宗宪接着道:「确实不行,海禁一开,汪直就是最大的海商,并且光明正大地成为海洋上的霸主,到那个时候,朝廷的船只同行,恐怕都要仰此人鼻息!」

「关键是相比起其他海上盗匪,汪直与倭国的联系太紧密了,我们就算现在容忍,此次神道复苏的事情,此人也可能与倭人勾结,若是真的影响了大局,后悔也来不及了!」

最后一句让李天宠神情严峻起来:「既如此,扫荡周边,调查汪直,稍有异动,立刻进攻沥港!」

……

「汪直是心腹大患,此次未雨绸缪,若能将这个祸端平复,哪怕无法彻底剿灭倭寇,也能让倭情大为减缓。」

听了乘船而来的徐渭传话,李彦点头。

胡宗宪做得不错,虽非抗倭统帅,却能定下正确的战略目标。

如今的汪直,还没有和朝廷彻底撕破脸皮,忽商忽匪,甚至帮着朝廷杀倭寇,目的就是一家独大,积蓄力量,最终要挟官府,开港通市。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中国不

可避免地卷入全球化贸易的漩涡里,原定的朝贡政策,根本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贸易增长,海禁政策是应该开放的。

但开海禁归开海禁,正如之前李彦所言,那至少要等到将现在的倭寇平定,更不能被海商逼着开。

汪直就是险些成为海洋霸主的海商,此人后来是开国为宋,自称徽王的,「据萨摩洲之松津浦,僭号曰宋,自称曰徽王,部署官属,咸有名号,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

国号宋,自号徽,结局也是投降,赵佶表示,老弟你学谁呢?

当然,单就能力而言,赵佶是继承赵宋皇位,最后靖康之耻,汪直则是白手起家,创建偌大的家业,日本人更是到后世都立凋像感激他,其历史记录也是多有偏向,真假难辨……

徐渭自然不知道区区一个海盗还能有如此能耐,倒是关心修行之事:「这汪直会与倭人修行者有联系么?」

李彦道:「以此人与倭国世俗的联系,可能性不小,但此次龙王托梦之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暂且未知。」

徐渭道:「我倒是希望有的,那就可以让你们名正言顺地出手,否则单靠明军啊……悬!」

李彦理解徐渭的顾虑,即便有俞大猷在,也很难带动现在的明军,世俗战斗力还真不见得能打赢。

….

但双方的修行者下场,以如今己方貌合神离,贪功心切的架势,同样有失败的可能。

果然通过徐渭了解完凡俗的战况后,罗万象和龚可佩又来了。

两位道士的脸色很不好看,龚可佩更是干脆了当地道:「陶世恩好大喜功,近来连连逼迫我们两派的弟子,四散寻找龙宫的下落,倘若正一道真有贼人女干细,那就是时时刻刻将同门置于险地,师父已经同意分道扬镳!」

罗万象则道:「我们愿助先生收集‘净息丹,的辅材,与正一道分头行动。」

李彦问:「准备什么时候分开?」

龚可佩道:「既然决定,现在就走!」

罗万象有些苦笑:「昙阳师叔向来都是这般雷厉风行,我师父是希望暂缓一夜的。」

李彦看了看天空:「如今已是未时,离太阳下山不远了,夜间航行本就不便,匆匆离去也容易授人以柄,明日走确实更加合适。」

龚可佩蹙眉,罗万象赞同:「正是这个道理,明明是正一派霸道,现在匆匆逃离,反倒是我们心虚一般!」

李彦道:「我还有个建议,不要事先告知,明早再通知正一道。」

龚可佩同意这个:「不错,若让陶世恩早有准备,经过一晚上考虑,明日又不知道会如何,直接通知他便是!」

约定了明早会合的时间,两人行礼离开,李彦则手心一转,一只抱着灵丹的小龟出现,丹药已经明显小了一圈。

他用手轻轻逗了逗这个小东西:「女干细是否存在,就看今晚了。」

……

「上钩了!」

夜深人静,李彦端坐于床榻之上冥想,突然睁开眼睛,身体轻轻飘动出去,离开船舱。

就见一尊龙首人身的虚影飘在船头,遥遥拱手一礼,恭敬地道:「小龙拜见尊上,不知尊上与大圣有何渊源?」

兴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