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1 / 2)





  不说别的极品事情,单看林三柱这发型,就知道他不是个正经人。

  七七年,时代审美还停留在穿军大衣戴雷锋帽,而林三柱与众不同,不是穿红就是穿红,一个大老爷们配上这俩饱满浓郁的彩色,实在是……辣眼睛。

  但林三柱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敢穿。

  当初,林奶奶给林青芸扯了一块红花绿叶的料子,林青芸嫌弃土气,林奶奶无奈,只好把布给了林三柱,谁让家里人没人敢穿呐。

  林三柱得了便宜,立马把布裁成了马甲。

  林青莱叹了口气,她从原主记忆里检索了一下,对上林三柱的眼睛,问道:“爸,今天是不是李剃头来的日子?”

  李剃头,是走街串巷的剃头师傅,因为姓李,大家就起了这个名字,北方的农村没有理发店,只有像李剃头这样担着挑子的师傅。

  林三柱低头掰着指头算了算,半天才回道:“该是今天来的。”

  林青莱催促道:“那爸你快去。”崖前大队位置偏僻,李剃头只有在年前来一趟,所以剃头的人不少,每次都会排起长长的队。

  林三柱拧眉,“我去干嘛?我又不理头。”他头发这样乌黑茂密,剃了多可惜。

  林青莱停下手里的动作,语重心长说道:“爸,医院的事你忘了?”

  林青莱穿来时在公社医院,正巧听到几个年轻男女七嘴八舌,讨论床上妇人的工作谁来顶替。

  年轻男女似乎都有自己的岗位,而他们又不愿意便宜了乡下同父异母的妹妹……林青莱故意卖了一波惨,得到了几人的同情,他们决定让林青莱顶替妇人的工作。

  林青莱鸡贼地问了句,“我爸干行吗?”

  几人:“……”

  虽然男人洗衣服有些……不太常见,但……不是不行。

  林青莱暗暗加了一把火,她避重就轻说了林三柱不少优点。

  最终这份工作落到了林三柱头上。

  天降横祸,林三柱垂死挣扎道:“闺女,我还养猪呢。”侧面说明他很忙,洗衣服的事干不了。

  林青莱:“……”这养猪的任务明明是林阳秋在做。

  林三柱是个不干活的料。

  当年还是个小子的时候,他为了不干活,花招百出,不是头疼就是屁股疼,恨不得全身每个细胞都要疼一遍。

  最丢人的一次请假理由是——“因为放屁停不下来,怕熏着大家,故特此请假,在家休养,望队长批准”,当时老队长把这个请假理由告诉林奶奶时,林奶奶连活都不干了,直接八百米冲刺跑回家里,一进屋门,就拿起锄头就往林三柱屁股上呼。

  林奶奶边呼边骂:“放屁停不下来是吧?你娘我今天就让你以后放不了屁!”

  林奶奶直接喊成“娘”了,可见有多么生气。

  喊“妈”这件事是林奶奶跟着公社里学的,说是现在新时代了,不兴喊“娘”了,改叫“妈”,洋气!

  林青莱神秘兮兮道:“爸,你先去占个——”

  未等林青莱说完,林三柱眼睛一亮,“闺女,你的意思是我先占个坑位,然后再转手把这个工作高价卖出去?”

  林青莱摇摇头,“不是。”这个工作是蹭来的,卖出去行不通。

  林三柱:“……”他一个大老爷们不要洗衣服啊!

  林青莱慢慢说服道:“爸,有我在,你放心,不会让你受苦的。”

  林三柱:“……”信你个鬼!

  李剃头长得不高,戴着雷锋帽,脖子里系着围布,眼睛里透着精明,一张嘴说个不停。

  有人问李剃头:“能理什么发型?”

  李剃头声音洪亮,“平头、分头和光头,剃平头显人精神,理分头显人气质,光头倒很少有人理嘞。”

  说完这个,李剃头继续讲他遇到的稀奇事,大半是些邻里之间的鸡毛蒜皮,大家听的津津有味。

  轮到林三柱时,李剃头愣了愣,这人咋来了呢?

  老林家的事情他听过一耳朵,二房出了个文曲星,叫林青芸,听说念书好、写字好、文章好,还登过报纸,不少外乡的小伙子都想娶回家,而三房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没个正形,闺女有样学样,竟然强抢知青!这事真是新鲜,比他走街串巷听到的故事都有趣。

  林青莱相中的知青他见过,模样好,气质好,好像从京市来的。

  林三柱对自己的秀发有些不舍,他一直动来动去,搞得李剃头不知道怎么下手。

  现在摆在林三柱面前只有两个选项,平头和分头。

  分头他相不中,觉得是早先汉奸留的发型,而平头头发太少,犹豫了半天,他两眼一闭,语气恶劣,说道:“平头,抓紧给我剃,不然我反悔了,不给你钱。”

  李剃头不跟林三柱一般见识,他不慌不忙,边剃边同人拉呱。

  有人说:“你这剃头的手艺,真吃香。”

  李剃头摇了摇头,笑道:“都是乡亲们看的起,我才能讨一口饭吃。说实在的,吃香的是城里的理发店,赚女人的钱。”

  一个人问道:“城里的女人也剃头啊?”

  李剃头哈哈大笑,他解释道:“城里的女人讲究着呢,烫个头啊、拉个直啊,可比大老爷们理发贵多了!”

  方才问话的那人撇撇嘴,“城里女人事真多,麻烦。”